《表4 个人特征与学生受欺凌的情况 (N=8536)》

《表4 个人特征与学生受欺凌的情况 (N=853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括号内为t检验的值;***,**和*分别代表的是置信区间在1%、5%和10%上的显著性水平。数据来源:作者调查

下表4分析了受欺凌学生的特征。结果发现主要有以下群体特性与校园欺凌有显著关联:第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受欺凌。马雷军(2016)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发现,研究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学困生学业不佳,得不到教师的重视,甚至受到教师的嘲讽,并遭受同学们的歧视与欺凌。第二,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可能成为被欺凌对象。李晓芳等人(2005)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单亲家庭子女的社交问题发生率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可能是来源于传统的偏见,父母离异的学生可能由于残缺的家庭而被同学嘲笑或攻击。第三,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更易招致欺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可能无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其正确的指导,甚至有些家长会以打骂的方式作为教育手段,这会造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攻击性和自卑感。相反,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父母有能力从孩子的情绪疏导和冲突管理等方面入手,促使其得体地处理矛盾,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欺凌带来的持续性伤害(冯晓黎等,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