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Sn4.7Ag1.7Cu/Cu界面下层金属间化合物区域的能谱分析》

《表2 Sn4.7Ag1.7Cu/Cu界面下层金属间化合物区域的能谱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热效应作用下SnAgCu基钎焊接头界面化合物生长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b,c)是试样在150℃时效100 h和360 h时Sn4.7Ag1.7Cu/Cu界面化合物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1可知,界面化合物由最初的笋状结构逐渐趋于平缓,直至最后向层状发展。当时效时间达到100 h后出现第二相化合物。由表1和2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可知上层化合物为Cu6Sn5,第二相化合物为Cu3Sn。由文献可知[12-13],Cu原子在低于熔融钎料30℃的固态钎料(Sn Ag Cu)中的扩散速度(180℃)为3×10-4~8×10-4μm2·m-1。在接近钎料的再结晶温度150℃时的扩散速度为1×10-6数量级。可见,固态时效过程中原子的扩散速度急速降低,生成的化合物大量减少。所以吉布斯自由能的降低不足以弥补笋状化合物较高的表面能,并且固态钎料和笋状化合物表面之间的界面能较高。二者使整个系统处于高能状态,即固态时效笋状的化合物形态不利于化合物的生长。为降低表面能,化合物形态逐渐趋于平缓。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化合物的厚度逐渐增加。随着化合物厚度的增加,Cu原子扩散到界面的时间逐渐增加,当化合物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Cu原子扩散到界面所需的跃迁激活能大于Cu6Sn5转化成Cu3Sn的形成能,所以其在Cu6Sn5/Cu界面形成了第二相化合物Cu3Sn,这与界面化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分析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