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化合物1~4的13C-NMR数据(125 MHz,DMSO-d6)》

《表2 化合物1~4的13C-NMR数据(125 MHz,DMSO-d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茅苍术根茎中的2个新的多烯炔苷类化合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化合物1:棕色无定型粉末,[α]D20-55.7[c 0.29,甲醇-水(1∶1)];易溶于水,可溶于甲醇。高分辨质谱HRESIMS m/z 481.168 8[M+Na]+(理论相对分子质量481.168 6)提示其分子式为C21H30O11,不饱和度为7。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提示结构中存在羟基(3 372)、炔键(2 129、2 207、2 257 cm-1)和烯键(1 363、1 608)。极具特征的紫外图谱提示其为烯炔类衍生物,且具有丁二炔基与烯键共轭形成的发色团(-C≡C-C≡C-CH=CH-)[4-7]。氢谱数据(表1)显示1组Δ2,3烯键信号δH 6.01,6.41,其3J值(16.0 Hz)提示为反式构型;2组糖基氢信号,其端基3J值分别为3.0、7.5 Hz;1组连氧次甲基氢信号δH 4.29;2组亚甲基氢信号δH 1.59 (2H),4.14 (1H),4.33 (1H);1组甲基氢信号δH 0.90。结合HSQC谱,碳谱数据(表2)可推断出2个烯键碳信号δC 108.5,144.6;4个响应较低的炔碳信号δC76.5,73.6,67.6,85.8;1个连氧次甲基碳信号δC62.1;2个亚甲基碳信号δC 30.3,67.3;1个甲基碳信号δC 9.5以及1组吡喃葡萄糖基信号δC 102.1,73.3,76.4,70.2,75.6,67.6和1组吡喃芹糖基信号δC109.2,75.8,78.8,73.2,63.1,其相对构型分别由端基氢的3J值(7.5 Hz,3.0 Hz)确定为β构型,而绝对构型通过与已有的核磁数据对比后确认均为D构型[8]。1H-1H COSY谱(图1)中发现H2-1/H-2、H-2/H-3之间以及H-8/H2-9、H2-9/H3-10之间存在明显相关,确定结构中存在C1(H2)OR-C2(H)=C3(H)和C8(H)OH-C9(H2)-C10(H3)的片段。HMBC谱(图1)显示H-1与C-3相关,H-8与C-6相关,H-9与C-7相关,提示化合物1为4,6-二炔烯苷的骨架类型,进一步分析发现葡萄糖基的端基氢δH 4.14与C-1位δC 67.3相关,而芹糖基的端基氢δH 4.85与C-6′位δC 67.6相关。因此,化合物1的平面结构被鉴定为(2E)-癸烯-4,6-二炔-1,8-二醇-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1结构中C-8位的立体构型通过比较圆二色谱(ECD)的方法确定。化合物1在200~400 nm与(2E,8R)-癸烷-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的Cotton效应基本一致(图2),而与化合物(2E,8S)-癸烷-4,6-二炔-1,8-二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4)的相反[6]。说明其C-8位为R构型。因此,鉴定化合物1为(2E,8R)-癸烯-4,6-二炔-1,8-二醇-1-O-β-D-呋喃芹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经检索,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术烯炔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