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脂肪酸相关基因:羊肉品质评价指标及重要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表3 脂肪酸相关基因:羊肉品质评价指标及重要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羊肉品质评价指标及重要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216只公绵羊背最长肌脂肪酸谱为研究对象,计算遗传率。与FA含量有关的基因组遗传力估计值(0.25~0.46)表明评价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并通过全基因组相关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共发现了23个支持了解绵羊脂肪组成遗传机制的基因,例如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yltransferase 2,DGAT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降解外泌酶(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degrading ectoenzyme,TRHDE)、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Rova‐doscki et al.,2018)。将6个种群中2 448头猪的背最长肌肌肉脂肪酸组成与32个性状的生长、脂肪沉积和肉质进行关联分析。利用GWAS发现对大多数饱和脂肪酸(C14:0,C16:0和C18:0)和单饱和脂肪酸(C18:1n9和C16:1n7)重要的基因座(如:ELOVL6,SCD和FASN基因);另外,在关联性分析中发现:脂肪沉积性状与脂肪酸组成最相关,背脂厚度和肌内脂肪含量始终与C18:2n6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六个群体中IMF含量与SFA一直呈正相关。这项研究提供了对脂肪酸组成和其他经济性状的共同遗传控制的新见解,在设计遗传改良猪肉时有助于改善脂肪酸组成的育种策略(Zhang et al.,2019b)。因此,将对ELOVL脂肪酸延伸酶6、脂肪酸合成酶、甲状腺激素反应基因对FA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