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研究估计的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表1 不同研究估计的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正值代表海洋吸收大气CO2(碳汇),负值代表海洋向大气释放CO2(碳源)数。

大气CO2溶于海水后,经过碳酸盐化学过程,形成溶解无机碳,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形成有机碳。目前,全球海洋中的碳储量约是大气碳储量的45倍。最近20年来,海洋很可能吸收了人为排放CO2总量的20%~30%,导致海洋p H值明显下降,海水持续酸化[1]。观测表明,约占全球近海面积12%的中国近海不同季节和区域碳源汇的性质差异很大。其中,夏、秋季的渤海为大气CO2源,冬、春季为大气CO2汇(低信度)[79-80],渤海全年是大气CO2源(证据量有限,一致性中等)[79-80]。冬、春季的黄海是大气CO2汇,夏、秋季是大气CO2源[79],黄海全年可能是大气CO2的弱汇或者海气CO2交换基本平衡(证据量有限,一致性中等)[79-80]。东海不同区域的碳源汇有较明显的季节和年代际变化,但观测值难以覆盖全海域,全年总体是碳汇(证据量中等,一致性高)[81-83]。冬季的南海是大气CO2汇,春、夏、秋季为大气CO2源[84],全年是碳源(证据量有限,一致性中等)[84-87]。总体而言,全球近海总体是大气CO2汇,每年吸收约0.2 Pg C[88-89],中国近海可能是大气CO2汇(证据量中等,一致性中等),每年从大气吸收约10.8 Tg C的CO2[84,87](见表1)。然而,因上述观测资料涵盖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对于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和强度的估计有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