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Mishrif组主要胶结作用与白云岩化作用特征》

《表1 Mishrif组主要胶结作用与白云岩化作用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东地区X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品质的差异控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海平面旋回性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可以分为同生期、准同生期以及早-中埋藏3个阶段。其中部分成岩作用发生在全部岩相中且作用阶段单一,比如泥晶化作用、压实与压溶作用等(图5);部分成岩作用发生的岩相较为局限,比如非选择性溶蚀作用多发生在岩相B,C,D中,是各岩相差异成岩演化的重要表现;此外胶结与白云岩化作用期次繁多,相互关系也较为复杂,是差异成岩演化另一个重要表现。依据薄片以及阴极发光特征,对其发生前后序列进行了梳理,认为最早发生早期海水胶结作用,一般广泛发育,主要围绕生物碎屑壳壁生长;其后为早期大气淡水胶结作用,局限在岩相B,C,D中,保存性差且发育程度低;再后为晚期大气淡水胶结作用,分布范围局限,一般填充次生溶蚀孔洞,在岩相C厚壳蛤中最为常见;再后为晚期海水胶结作用,在岩相A中分布最为广泛,与此同时,发生早期白云岩化作用,表现为岩相A或D中分别发育自形或半自形细晶白云石;再后为埋藏期多期地层水胶结作用,表现为次生孔隙中广泛发育等轴/块状方解石,伴随穿插2期白云岩化作用,其中中期白云岩化作用发育在岩相E中,发生在早埋藏期,晚期白云岩化作用发育在岩相A中,穿插进行在中埋藏期地层水胶结作用中(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