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全国及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

《表3 全国及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纵向财政失衡程度测算、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表2

表3报告了全国与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的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根据回归结果可知,第一,一阶滞后项回归系数τ在全国层面与东、中、西部区域仍显著为正,进一步说明,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年度增长率存在显著的动态效应,即存在明显的时序路径依赖特征。第二,收敛系数β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都显著小于0,说明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均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也就是说,在考虑地区异质性因素的条件下,无论是从全国整体看还是从各区域看,不同省份纵向财政失衡程度都会朝各自的均衡水平变化发展。第三,空间滞后收敛系数W×β在全国层面与东、中、西部区域均显著为正,再次说明了就全国整体以及三大区域而言,其内部各省纵向财政失衡程度增速的变化不仅依赖于本省纵向财政失衡程度的增速变化,而且也依赖于邻近省份的互动关联。第四,空间自回归系数ρ在全国层面与三大区域层面仍显著为正,表明全国与三大区域纵向财政失衡程度的增长率变化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可见,地区间政府行为的策略互动是影响条件β收敛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五,就控制变量而言,以经济发展水平取对数(PGDP)为例,其回归系数在全国层面与中、西部区域均显著为负,在东部区域为正但不显著,同时其空间滞后系数在全国层面与中、西部区域均显著为正,在东部区域为正但不显著。由此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层面与中、西部区域,对缩小地区间纵向财政失衡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东部区域,到底存在怎样的影响效应,则无法明确研判,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此同时,邻近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层面与中、西部区域对各省纵向财政失衡程度的提升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对缩小地区差异具有抑制作用,东部区域这一效应则不明显。其他控制变量的解读同理,具体看,其他控制变量在全国层面与三大区域同样也呈现出异质性影响。(4)第六,收敛速度结果显示,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收敛速度分别为0.052 5、0.068 3、0.053 0和0.055 4,空间格局仍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