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准实证结果(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

《表2 基准实证结果(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如表2模型(1)~(4)所示。除极个别情况,各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在供给侧的企业行为方面,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比重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显著负相关,表明非国有经济发展会提高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促进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调整。现实中,非国有经济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催生了数以万计的农民家庭农场,从而释放了中国农民的企业家精神,以此为基础,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不断发展,不仅开拓了国内市场,而且促进了市场秩序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实现劳动力和要素资源向效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配置,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逐步推向市场。随着偏向国有企业的政策扭曲和要素价格倾斜在不断减少,从供给侧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