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职业的认知》

《表1 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职业的认知》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务农的关键因素及面临的难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字代表同意该选项的人数,括号内的数字代表该选项人数占比。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表明,个体对职业选择及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会受到职业兴趣的影响。当个体选择与职业兴趣相匹配的职业时,从业者会极大程度的发挥个体才能甚至可能是个体全部才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7]。调研数据发现,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的原因主要是对农业了解和有兴趣,喜欢农业的占53%,了解农业,对农业项目有经验的占16%,这和农业农村部提出的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理念是一致的。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从事农业经营的群体仅仅占10.6%,没有合适的非农项目可做的占11%,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吸引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经营主要依靠的是职业兴趣、偏好等非经济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农业项目在获利能力上并不占优,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经营不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因为政府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才从事农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仅占3.6%。进一步考察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表1),总体而言,新型职业农民对自身职业认可度高,83.72%的调研对象认为自己适合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并且大多数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与其他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受到周围人的尊重。但是,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感到满意的仅占51.74%,这与我国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部分新型职业农民之前从事非农就业,拥有诸如“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但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之后,这些保障变得没有保障了。尤其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投资了资金、技术、智力到农业农村,一旦遇到项目失败的风险,就面临着基本生存的困境,各级政府在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发展政策时候,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亟须考虑的。专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往往加入了农业企业或者是合作社,其社会保障享受职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