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组织韧性的内涵:国外组织韧性的研究现状:一项文献综述》

《表1 组织韧性的内涵:国外组织韧性的研究现状:一项文献综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外组织韧性的研究现状:一项文献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多年来,在管理学文献中,适用于组织韧性的学术概念也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对于组织韧性,可以追溯到管理学家Meyer (1982)的一篇开创性论文,其研究了医院如何应对意外的医生罢工,并用“组织韧性”一词来指代组织应对干扰并恢复先前秩序的能力。后来,学者们从前提条件、能力、过程、后果等角度刻画、描述和界定组织韧性的内涵,使得组织韧性从最初的保护组织免受威胁并从危机中恢复到稳定状态的简单概念得到了拓展。例如,Hamel和Valikangus (2003)认为组织韧性是组织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动态调整商业模式和战略,从而避免商业环境变化对其核心生产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能力;Coutu (2002)将组织韧性视为抵御可能对一个组织的内部或外部产生影响的创伤性事件、冲击或灾难的能力;Sutcliffe和Vogus (2003)将组织韧性看作是组织从威胁和干扰中得以恢复的能力;Seville等(2008)将组织韧性描述为其在危机时刻生存甚至繁荣发展的能力;Willams等(2017)将组织韧性定义为个体、组织、社区利用其能力禀赋建立和维护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并在逆境发生的不同阶段积极调整并发挥其功能的过程;Denyer (2017)将组织韧性定义为组织为了生存和繁荣而预见、准备、应对、适应增量变化和突然中断的能力。本文在对管理研究中有关组织韧性的文章进行系统的梳理后发现,虽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组织韧性的内涵,但是全都指向组织的能力,且这些能力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种是关注组织“生存”理念的韧性能力,即以避免损失和保值为核心,通过在危机没有造成更可怕的结果之前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在危机中坚持、恢复和弹回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另一种则是突出组织“发展”理念的韧性能力,更强调在干扰中创造机会,通过适应和持续更新来主动应对干扰,以实现组织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可能。表1从“生存”理念和“发展”理念这两个分类标准对已有文献的组织韧性内涵进行了分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