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赤霉病防治对千粒重和容重的影响》

《表4 赤霉病防治对千粒重和容重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沿淮麦区赤霉病防治对22个小麦品种产量和产值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1:开展1次赤霉病施药处理;T0:开展0次赤霉病施药处理。

容重是小麦收购、储运和贸易分级重要依据。小麦扬花初期开展赤霉病防治在减轻赤霉病危害同时,能明显改善籽粒商品质量、提高容重。防治处理较不防治处理两年容重均表现为提高,22个品种平均提高19.67 g/L,相当于提高一个等级,在赤霉病重发的2018年,容重提高幅度较正常年份2019年大(表4)。在不防治处理下,10个红麦品种中三等以上容重品种(高于750 g/L)占比为90%;12个白麦品种中仅有25%品种容重达到三等标准,其余75%品种容重达不到国家最低保护价收购标准,在出售过程中需要采取降价处理。1次防治处理后,10个红麦品种中容重达三等小麦标准占比100%,12个白麦品种容重仅75%达三等标准,还有3个品种籽粒容重不达标,说明部分赤霉病抗(耐)性弱、籽粒商品质量稳定性差品种,在小麦扬花初期通过1次赤霉病防治难以生产达标三等小麦质量标准商品原粮,需适期增加赤霉病防治次数,提升籽粒商品等级。2019年小麦生育中后期气候条件好,22个品种容重均达三等以上标准,1次防治处理后容重平均提高13 g/L,因红麦品种锈病较白麦品种重,容重提高幅度较白麦品种略高(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