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民国(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稻田分布》

《表1 民国(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稻田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民国时期浙江粮食作物的空间分布及米谷市场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浙江省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浙江之农产食用作物篇》,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1935年印行,第2—7页。其中杭县包括杭州市。

在种植面积方面,各县稻田面积在5.23万~122.58万亩之间,由表1可见,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的金衢盆地。这些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浙江中西部的金衢地区是由金华江、衢江与兰溪江两岸的冲积平原和数十条一级支流,进入盆地后形成两岸的冲积平原,水利和光照条件优越,土壤以水稻土为主,进入清代以来修建的大量陂塘灌溉设施,是浙江稻田分布的又一密集区。如金华著名的产粮大县武义县“俗不服贾,所业惟耕,地宜种秫,八婺醑醇之资多取给于斯。岁无谷积,谷熟悉则出粜,舟运邻壤”[6](卷三《礼俗》)。其他地区多为山区或贫瘠的海岛,种稻面积相对较小,据铁道部调查报告显示,京粤线所过之浙西大多数县份“遍地丘陵,可耕地面积甚为狭小,可耕地在总面积中所占成数,各县平均,仅为3%左右。是以各县可耕地,几尽已垦殖,可垦未垦地,剩余无几”[7](P195)。在稻的种类上有粳稻、籼稻与糯稻,分别占稻田耕种面积的52.28%、34.27%、13.45%[8](P127),粳稻种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