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62013年退耕还林优化调整、巩固完善阶段主要聚类中的关键文献》

《表2 20062013年退耕还林优化调整、巩固完善阶段主要聚类中的关键文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退耕还林研究的知识基础及其演进——基于CiteSpace Ⅴ的知识图谱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调整、巩固完善阶段(2006?2013年)。该阶段对退耕还林的研究逐渐升温,并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且包含的聚类主题较多,从图谱可以看出,聚类间连线比较密集,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主要聚类主题包括#0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1 yanhe watershed、#2 modelling perennial vegetation suitability、#4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5 farmers perception、#7 organic carbon、#8 loess hill及#10 temporal variation。#0、#1、#2的轮廓阈值分别为0.632、0.918、0.881,这三个聚类相较其他聚类,不但规模较大,而且关键文献在退耕还林的研究中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4、#5、#7、#8、#10的聚类规模较小、存续周期较短且无较有影响力的文献。这些聚类均可与#0、#1与#2加以组合:(1)#0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与#5 farmers perception继续围绕宏观政策与农户视角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批在社会经济领域、生态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文献(表2),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主题包含自然资源保护(侯立军,2005)、政策设计与执行缺陷(Bennett,2008)、林权改革(Wang et al.,2007)、耕地适应性(Wang et al.,2007)、生态修复工程比较(Xu et al.,2006)等,在农户视角下主要包含农民收入增长与不平等(Uchida et al.,2007;Li et al.,2011)、非农就业问题(Uchida et al.,2009)、农户行为决策(Grosjean et al.,2009);(2)#1 yanhe watershed(延河流域)、#7organic carbon(有机碳)、#8 loess hill(黄土高原)与#10 temporal variation(时间变化)这四个聚类主题主要围绕流域尺度及黄土高原在退耕还林导致土地利用变化下,研究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碳固存、生态系统服务等生态功能的变化,其中的关键文献为#1中的Su et al.(2013)、Feng et al.(2013)与#7中的Chen et al.(2007),是突现系数与Σ值最高的三篇文献,可见文献的前沿地位与影响力,主要涉及黄土高原在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碳固存变化及其影响的系统研究;(3)#2modelling perennial vegetation suitability(多年生植被适应性模拟)与#4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颗粒大小分布)的研究主要涉及基于水文模型、土壤损失方程等多种建模方法对退耕还林后植被覆盖及其类型、景观格局、水土保持、土壤退化/有机碳等生态效果进行评估,其中较核心的关键文献包括#2中的Cao et al.(2009)、Fu et al.(2011)、Lv et al.(2012)及#4中的Fu et al.(2010),关键文献的研究区域同样围绕黄土高原展开研究,可见黄土高原区在退耕还林研究领域的典型性。综合来看,退耕还林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2006?2013年间,社会经济、生态领域的效益与影响的研究均比较丰富,研究更具活力,在生态领域中,实际上上述的分类组合(2)与(3)对退耕还林生态影响的研究存在重合,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征,难以明确地分离出具体某一类生态服务。在各个聚类时间演进方面可以发现,#1和#2的研究持续到了下一个阶段,表明这两个主题研究的前沿性,而其他聚类主题的研究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于下降直至消失,或者这些主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持续创新的可能性较小,或者逐渐与其他前沿主题相融合。另外,与前文启动阶段中关键文献相类似的是,巩固完善阶段聚类的主要文献大都集中于2010年之前,相对而言,2010年之后的研究影响力和重要性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