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辞海》七个版本的正文宋体字一览》

《表1.《辞海》七个版本的正文宋体字一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辞海》正文字体设计的嬗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当时中国出版印刷用的宋体字深受日本汉字字体的影响。《申报月刊》于1932年7月15日刊登了陆费逵的《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一文,其中谈道:“筑地式约于四十年前传入我国,现在我国通行者,大概是就筑地式改良的。”[4]姚竹天[5]在《谈制造活字铜模》一文中如此描述:“距今七八十年,欧洲传教士为印教会书籍,由香港教会制成四号字大小之中国字一付,时称香港字。其后,日本仿制,成大小七种,以供中国印书之用,谓之明朝字(即老宋体),用者便之。随后吾国亦均能自行刻制。”[6]何步云在《中国活字小史》中也谈道:“解放前,宋体、黑体字模是向日本购进翻制。”[7]商务印书馆在20世纪初期的宋体字、黑体字(当时称“方头体”)及少数印刷用特殊符号均为日本字体的改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