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野生(土)蜂蜜调研项目结果数据》

《表3 野生(土)蜂蜜调研项目结果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野生(土)蜂蜜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D.代表在检出限以下,铅的检出限是0.02mg/kg,锌的检出限是0.5mg/kg,生物碱(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检出限是1.0μg/kg。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有花植物合成的一类天然毒素,可通过蜜蜂访花时采集到花蜜和花粉而转移到蜂蜜中。有研究表明[10],来自欧洲的3917个蜂蜜样品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检出率为94%。针对蜂蜜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污染问题,2001年澳新食品标准局推荐其日摄入量每kg体重不超过1μg[4]。2011年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5]推荐其日摄入量不超过每kg体重0.007μg。2017年欧洲食品安全局[6]推荐其日摄入量每kg体重不超过0.0237μg。测定结果表明,22个蜂蜜样品中有约18.2%检出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见表3),其中一个云南的野生土蜂蜜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高达83.8μg/kg,即一勺(约20g)该蜂蜜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为1.676μg,对于一个体重为60kg的消费者来说,一勺该蜂蜜已超过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的日摄入限量(0.42μg)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日摄入限量(1.42μg),若大量食用该野生蜂蜜可能导致肝毒性[11]。按照结构和植物来源相似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主要分为4种类型,即千里光宁类、石松胺类、天芥菜碱类和野百合碱类[12],本次调研野生蜂蜜样品中主要含有促黑激素和石松胺,均属于石松胺类,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3]。我国云南、西藏等地野生蜂种类多,且蜜源植物丰富,蜂蜜特别是野生蜂蜜中吡咯西啶生物碱的污染风险不容忽视,是其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