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塔各构成部分尺度(mm)及比值表》

《表2 塔各构成部分尺度(mm)及比值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辽代密檐塔立面构图探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密檐塔的塔檐中间层腰檐内切圆周长C分别为:πW1、π87W1/50、π60W1/25

关于塔高高度的控制,说法不一,笔者将4种关于控制塔高说法分别进行验证。通过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1) 10座塔的塔高H1和塔身宽度W2之间的比值分布在2.5~3.7之间,并没有一定的规律。龙庆忠曾指出楼阁方形塔的塔高等于底层边宽的4倍,八边形塔塔高等于底层边宽的8倍[4],但在此处并不吻合。2)塔身倚柱高度控制塔高,从塔高H1与塔身倚柱高度S4比值中,发现有5座塔比较接近,分别是朝阳北塔5.3、云接寺塔5.4、大宝塔5.4、东平房塔5.5、崇兴寺西塔5.5;其余塔的比值较大,差别明显。3)塔高H与塔檐中间层内切圆周长C的比值,尚未发现什么规律。4)塔檐中间层束腰边宽为模数控制塔高,傅熹年曾对唐、宋、辽时期共9例方形密檐塔进行过探讨,从已有的实测图中初步揭示出一定的规律,还曾推测“隋及盛唐以前的木塔,在高度上以一层柱高为模数;到中唐以后,出现以塔之中间一层的面阔为模数的手法”[6]171。其中3例唐中后期的方塔包括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佛图寺塔、宏圣寺塔;H1/W1的比值分别为6:1、5:1、5:1。通过表2中H1/W1的比值可以看出: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密檐塔都接近整数倍2)[11]。从上述对各实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辽代方形密檐塔虽然在外观上和唐中期的方形密檐塔有些差异,但是在构图上很可能沿袭了中唐时期一些唐塔的模数关系,并进一步影响到六边形、八边形密檐塔的发展,即中间层宽度W1控制塔高H1,呈现出H1=n W1的模数(n为4、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