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方案指标对比结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转科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表4 方案指标对比结果: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转科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转科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绘制的流程图,评估主流程、次流程失效模式的严重度(Severity,S)、发生频率(Occurance,O)和可侦测度(Detectability,D),采用三维法计算风险指数(RPN),即RNP=(S)*(O)*(D)[4]。严重度(S)、发生频率(O)和可侦测度(D)评分采用10分制量表;严重度(S)分为轻微、低度、中等、较高和高度五个等级(见表1);发生频率(O)分为极低、低度、中等、高度和确定会发生五个等级(见表2);可侦测度(D)分为极高、高、中等、低和极低五个等级(见表3),三者分值均为1~10分。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每个环节RPN从严重度、发生频率以及可侦测度三个方面进行打分,然后根据RPN分值高低对失效模式进行排序,一般认为RPN值越高越需要改善。根据排名选出前几名的失效模式做为优先改善环节;而且,如果严重度(S)为高度分值为9~10分,不论其RPN值多少,都必须立即进行改善(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