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金融知识对投资类产品金融排斥的影响》

《表4 金融知识对投资类产品金融排斥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知识与家庭投资型金融排斥——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聚类稳健标准误。(下同)

采用上文所列数据分别对模型(1)—(4)进行估计,分析金融知识对家庭投资型排斥、股票排斥、基金排斥和互联网理财产品排斥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4。通过表4的第(1)列可以看到,金融知识对家庭投资型金融排斥的估计系数为负,这说明金融知识确实能够缓解家庭投资方面受到的金融排斥,金融知识平均每提高1个单位,家庭投资型金融排斥水平下降0.013个单位,这与张号栋和尹志超(2016)的研究结论一致。第(2)、(3)列的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同样能够缓解家庭股票排斥和基金排斥,金融知识提升1个单位,家庭股票排斥水平下降0.023个单位,基金排斥下降0.018个单位,可以发现金融知识的提高对股票排斥的改善作用要大于基金产品。原因是股票的风险一般比基金风险大,基金具有集合投资、风险分散的特点,股票相对于基金而言更复杂,股票投资比基金投资更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所以金融知识对股票排斥的缓解作用更大。第(4)列的实证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金融知识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排斥有正向作用,即总体上家庭金融知识水平越低,其受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排斥越低,这与金融知识对股票和基金的排斥有较大差别。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问卷中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是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储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具有风险低,投资门槛低,收益稳定的特点,在购买和赎回上具有灵活性,收益也比银行活期类产品高,对收入相对较低、金融知识水平不高的人群较有吸引力。而对于金融知识水平较高的家庭,由于这类产品的收益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购买这类产品的可能性反而较小,自我排斥的水平较高。互联网理财产品金融排斥指数中自我排斥占比为32.6%也粗略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里的金融知识对互联网理财产品排斥的正向影响可能与互联网理财产品自我排斥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