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4肥东县小罗村18个组村民世代生育性别偏好一览 (单位:人)》

《表3-4肥东县小罗村18个组村民世代生育性别偏好一览 (单位: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然、计划、自觉:农民生育行为变迁研究——以安徽省肥东县小罗村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调查资料整理

根据表3-4,祖辈村民中偏好男孩的有10人,占56%,认为男女一样的有6人,占33%。父辈村民中偏好男孩的有14人,占78%。而子辈村民中偏好男孩的只有3人,占17%,认为男女一样的则有13人,占72%。由此可见,祖辈和父辈村民都存在着男孩偏好,但父辈村民更加严重。子辈村民则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好,他们普遍认为男孩女孩一个样。对祖辈村民来说,农村特殊的环境对形成男孩偏好影响较大。一方面,村落笼罩着一种“爱得也深恨得也深”的气氛,人际关系呈现出盘根错节的局面。在人际关系复杂的村落中,男孩就是势力就是力量。男孩多的家庭在物质(农业生产)抑或是舆论方面都能占据优势,在宗族和村落中的话语权相应地也就较大,这是农村长期以来男孩偏好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农民不能自由迁移,使得村落成为一个“通体社会”或“机械团结社会”[4]。村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承受着趋同的压力,那些做了不同选择的人,会被其他村民视为一个异端甚至是失败者而受到孤立。害怕被群体排斥的压力使绝大多数人不会轻易地违反本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在大多数人偏好男孩的环境下,一个农民迫于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也只能选择男孩偏好。对父辈村民来说,计划生育强制其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在客观上强化了男孩偏好。而在现代社会中,从子女价值上来看,生男生女是一样的[5]。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和妇女地位的提高,男孩偏好在逐渐减弱,所以子辈村民大多认为生男生女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