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8年夏季试验触发闪电电流峰值和地网B转移电位特征参数》

《表2 2018年夏季试验触发闪电电流峰值和地网B转移电位特征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40 m独立地网转移电位的观测和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8年夏季试验中转移地电位数据由HBM光纤隔离测量系统同步测量,6次触发闪电的观测结果十分相似,文中选取回击较多(8次回击)的T181作为典型个例来分析。图2是触发闪电T181发生时不同回击电流和对应地网B测量到的地电位转移放大波形。触发闪电电流和地网B地电位转移两套测量系统并未都安装GPS时钟,两条曲线不能完全同步,图2中以两者第一次回击的峰值为准相对应,时间对应上有点误差,但是不影响文章的数据统计和关联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地电位转移迅速上升,峰值达几千伏至几十千伏,之后迅速回落,之后再次出现一个次峰值,之后地电位转移缓慢减小直到回零,持续时间与触发闪电电流的持续时间相一致。表2列出了所有6次触发闪电对应入地电流幅值和地电位转移特征参数的详细数据。由图2可知,转移电位上升时间略大于触发闪电电流,前者10-90%上升沿平均值为0.74μs,后者平均0.22μs,对应各次回击的详细情况详见表2。35次回击引起的地电位转移主峰幅值范围-1.1~-28.5 kV,平均值为-10.7 kV;次峰范围-0.7~-12.9 kV,平均值为-3.9 k V。值得关注的是,回击对应地电位转移主峰迅速回落,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触发闪电电流(见图2),这也造成了主峰和次峰的时间间隔非常短,平均值为3.0μs,次峰幅值占主峰幅值比平均为36.6%,表明地电位转移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幅值脉冲,虽然主峰幅值较大,但是持续时间很短暂,次峰之后地电位转移缓慢减弱。对比触发闪电电流波形变化非常平缓,并没有出现次峰的现象,连续两年不同的测量系统都观测到地电位转移的这种脉冲和次峰的现象,至于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地电位转移出现了瞬间的幅值脉冲,其结果导致地电位转移的半峰宽度是非常窄的,且其值相对固定,范围1.3μs~2.0μs,平均值只有1.6μs,如果把次峰视为主峰,计算之后波形的半峰宽度,其平均值为29.5μs,由于主峰脉冲非常短暂,后者也许更能反映出波形的特征。地网B转移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地网冲击接地阻抗、两个地网之间的方位、大小及土壤环境等因素,在文中所有这些因素固定后,由图2和后面的线性回归方程都可见,地电位转移的幅值略小于注入闪电电流的幅值,两者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