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产权界定后的多种建设用地流转形式》

《表5 产权界定后的多种建设用地流转形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政府视角下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产权界定明晰的基础上,各地可在入市改革后形成产业用地的多种渠道供给。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能够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需求差异(见表5)。理想情况下,企业集中于产业园区内,而产业园区用地需要在建设用地空间置换后获取。此时,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无论是由地方政府、企业或农村集体谁来承担,都增加了流转成本,抵消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带来的收益。如果地方控制性规划界定了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那么规模较大企业需要承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以进入相应规模的产业园区;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可购买强度较低的集体建设用地直接使用。同样,通过设定出让、出租权的适用范围,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可选择租用集体建设用地,从而降低初期成本。在地方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培育市场的经济背景下,多种流转形式能够从建设用地供给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