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闲暇时间、体育培训与青少年每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2:闲暇时间、体育培训与青少年每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有闲”还是“有钱”——对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1,*p<0.05。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中学组学生的校内课业压力和校外学业辅导要多于小学生,尤其是初三、高三年级要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他们很难拥有完全意义上可供自主安排的闲暇时间,这与问卷描述结果一致;高小组学生的年龄较小、接触体育培训年限较短,个人认知能力还不健全,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停留在“玩耍”“嬉戏”层面,因此体育培训的相应变量对其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均不显著。同时,阶段分组模型还有一个重要发现:高小组和中学组的女生影响系数分别是0.076和-0.169,表明小学组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多于男生,而中学组女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明显少于男生,说明任何学龄阶段的男生体育锻炼投入程度高于女生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成立,原因可能是:首先高小年级的女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她们身体发育要早于男生,存在身高优势的“女大男小”现象,在小学体育项目不强调弱化身体对抗情景下,女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上更有优势。反观到了中学阶段,足球、篮球、田径等强调激烈对抗和速度优势的体育项目开始在中学生中普及,开始向有利于男生参与的条件变化,女生逐渐成为中学体育活动的“配属品”和弱势群体,或转向羽毛球、健美操等非对抗项目,男生参与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化,而女生则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