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相对强度的半定量分析》

《表3 不同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胡敏酸的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峰相对强度的半定量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胡敏酸结构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I2920/I1720为2 920 cm–1处吸收峰强度与1 720 cm–1处吸收峰强度之比;I2920/I1620为2 920 cm–1处吸收峰强度与1 620 cm–1处吸收峰强度之比。Note:I2920/I1720 is the ratio of the absorption peak intensity at 2 920 cm–1 to the absorption peak intensity at 1 72

为进一步分析各处理的红外光谱,采用半定量分析[17]。通过半定量分析(表3)可知,在3 400 cm–1处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顺序为:JG>YF>MC>CK>KL,这表明除KL处理较CK处理减少了土壤胡敏酸中氨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外,其他处理增加了土壤胡敏酸中氨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以JG处理增幅最高,这也表征着不同形态的同种有机物料对于土壤胡敏酸中氨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影响不同。施用有机物料各处理在2 920 cm–1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均高于CK处理,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顺序为:JG>MC>KL>YF>CK。可见有机物料施用提高了土壤胡敏酸中不对称性脂族碳的相对含量,尤其是正常秸秆,其次是牧草,而羊粪对其影响较小。同种有机物料的不同形态对土壤胡敏酸中不对称性脂族碳的相对含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其中正常秸秆提高的幅度优于颗粒秸秆。2 850 cm–1处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顺序为:KL>MC>JG>YF>CK,说明有机物料施用均提高了土壤胡敏酸中对称性脂族碳的相对含量,颗粒秸秆对于对称性脂族碳含量的增幅高于正常秸秆。1 720 cm–1处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均小于CK处理,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顺序为:CK>JG>YF>MC>KL,表征着有机物料的施用减少了土壤胡敏酸中羧基的相对含量,其中颗粒秸秆降幅最高,其次是MC处理,降幅最低的是JG处理,而不同形态的同种有机物料差异不同,颗粒秸秆的降幅高于正常秸秆。1 620 cm–1处各处理吸收峰相对强度顺序为:JG>MC>YF>KL>CK,可见有机物料施用增加了土壤胡敏酸中芳香碳的含量,其中正常秸秆处理增幅高于颗粒秸秆处理,也表明不同形态的同种有机物料对于土壤胡敏酸中芳香碳含量作用的差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