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近十年在中国沿岸放流中华鲎的报道》

《表1 近十年在中国沿岸放流中华鲎的报道》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全球中华鲎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人工大量培育中华鲎苗种并进行野外放流,是现今对中华鲎种质资源修复最重要且可靠的异地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措施(Carmichael&Brush,2012)。目前最常见的放流方法为乘船到较深海域或在码头将中华鲎成体或苗种投入海中,苗种多为刚从胚胎孵化出来的1龄鲎,每只1龄鲎的竞标价从0.8元至1.5元不等(表1)。1龄中华鲎体长约10 mm(Sekiguchi,1988),个体太小导致标记难度过大,放流效果评估难以开展。胡梦红等(2013)初步尝试采用可视嵌入性荧光标记技术对2龄幼鲎进行标记放流,而Kwan等(2015)则将被动式追踪芯片(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嵌入7–10龄幼鲎以量化其在滩涂上的活动面积,但仍无法解决标记物的稳定性(易回捕)、持久性(不易脱落)和适应性(不对个体造成影响、能标记小个体)三大难题。此外,幼鲎在6龄以前在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死亡率高达80%(Carmichael et al,2003),再加上组织放流的单位对鲎幼体栖息地的位置与环境特征的认知有限,常导致放流成功但成效难以保障的现状。放流鲎成体也是不明智的,因为鲎生长周期8–10年,而目前人工养殖技术无法将苗种饲养至成体,所以成体都是从自然种群获取,除了非法贸易被收缴的或生产鲎试剂被抽血的鲎以外,不建议捕捞野生的鲎成体用作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