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最优点设计参数: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的微种群遗传算法数值优化》

《表7 最优点设计参数: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的微种群遗传算法数值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的微种群遗传算法数值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9中,各工况下缸内呈现多点式的着火燃烧.由于采用柴油两次喷射,首次喷射较早,主要用来调节压缩余隙处的燃料活性,第二次喷射把燃油注入活塞碗,由此可以同时兼顾消耗压缩余隙处天然气和靠近气缸中心的天然气.在低负荷工况下,由于预混和整体当量比都较低(图10),火焰不能完全传至气缸中轴线附近,造成不完全燃烧,生成UHC(图10).另外,由图10可知,在该区域同样累积了较多的CO排放,该部分CO的生成来源于UHC的部分氧化,过稀的混合气不足以释放足够的热量氧化CO.在高负荷工况下,由于第二次柴油喷射时刻接近上止点,因而燃烧室中部区域燃烧类似于传统直喷柴油机燃烧,着火首先发生在油束区域,继而火焰向油束周边传播.然而由于引入EGR比例较高,缸内整体氧浓度较低,造成燃烧相对较慢,且燃烧相位较为滞后,导致活塞碗底部区域部分燃料未能完全消耗,生成UHC.同样的,由于该区域的HC部分氧化,生成大量的CO.相对于低负荷和高负荷,中负荷工况具有最低的HC和CO排放以及最高的燃烧效率,这得益于其合理的燃料梯度分布、适当的燃烧相位及当量比,使得缸内燃料充分消耗燃烧,进而获得较高的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