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影响》

《表2 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同业业务、银行流动性创造与实体经济》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系数估计值在10%、5%和1%水平下显著(下同)

笔者使用了更为稳健的两阶段GMM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表2为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结构性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会作用于实体经济。表2第(1)—(3)列显示,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同业流动性创造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同业流动性创造的回归系数(0.027)与非同业流动性创造的回归系数(0.124)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更多依赖于存贷款等传统银行业务。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创造的流动性,部分资金可能会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套利,同业流动性创造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相对较弱。为便于比较,表2第(4)—(6)列报告了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未考虑工具变量)估计结果。通过对比应用工具变量前后的回归结果发现,表2第(2)列的估计结果(0.027)小于第(5)列的估计结果(0.035),第(3)列的估计结果(0.124)大于第(6)列的估计结果(0.030)。这说明内生性问题使得最小二乘估计系数产生了明显的偏倚,高估同业流动性创造对经济的作用力,而低估了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对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其中,LM统计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拒绝了识别不足的原假设,即证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F统计量为138.7(在经验值10以上),拒绝了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此外,还报告了第一阶段回归的F值,检验弱工具变量问题。根据Stock&Watson(2002)的经验分析,如果第一阶段的F值大于10,则表明工具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如表2第(1)—(3)列所示,第一阶段回归的F值明显大于10。上述检验联合表明工具变量具有外生变量特征和“强”工具变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