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情境感知差异T检验统计》

《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情境感知差异T检验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时代独生子女家庭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特征及教育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4中的T检验结果可知,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与问卷第7题和第8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当初中生在面对不同的利他情境时,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能表现出利他的倾向性,利他意志也更为坚定,他们更能够在面对他人求助时做出自己的牺牲和付出,在没有为对方实施帮助时感到更大的压力,具有一定的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独生子女通常是通过家长或教师的权威来建构自己的规则意识,而与权威者的互动通常是一种不对等的互动,家长或教师是以真理般的教导方式传递其各种价值规范的,因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规范几乎是刚性的、不可违逆的,一旦遇到特定情境就会付诸行动,不然会产生深刻的歉疚感或心理压力。与之相比,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更多一些,在同伴交往中习得的规则往往更为灵活,富有一定的弹性,因而在实施时不像独生子女那么果断;若不能付诸行动则会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故而心理压力稍低于独生子女。当然,无论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这都是由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决定的,他们的道德发展总体处于他律阶段,服从权威、主要通过权威建构自己的价值观是其共同特点,这使他们在执行利他行为的意志力方面并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尽管独生子女初中生利他行为意志力略好于非独生子女,但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