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因测序技术比较:生物产业核心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表1 基因测序技术比较:生物产业核心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产业核心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977年,Sanger通过引入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实现了DNA的测序(Sanger法),基于Sanger法的测序技术也被称作第一代测序技术[4]。第一代测序技术的读长可达800~1000bp,测序准确率高达99.999%,但该方法通量较低,成本较高,限制了大规模、高通量的应用。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焦磷酸测序法[5]、可逆链终止物和合成测序法[6]和连接测序法[7]等技术为标志的第二代测序技术开始兴起,基因测序进入了高通量并行时代。第二代测序技术降低了测序成本,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并且保持了99%的准确性,但除焦磷酸测序法可保证300~400bp的读长外,其他方法的读长相对较短。2008年以来,基于单分子测序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开始兴起,即不通过PCR扩增,直接对每条DNA分子进行测序,从而降低PCR扩增导致的序列偏向性。但第三代测序技术在连续相同碱基序列区域错误率较高,仍无法单独使用。三代测序技术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