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1949年《大公报》印制纸张与售价》

《表2:1949年《大公报》印制纸张与售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无米为炊”——中国近代报业的纸荒困厄与报界应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纸荒引发报价上涨进一步导致读者的流失。纸价高涨中,报界多以提高“报价”,将压力转移至读者。这让对报纸价格敏感的读者被迫放弃读报习惯。抗战时期纸张奇缺报业竞相提价,读者对此批评道,“最使读者失望的,第一是加价,第二是加价,第三还是加价”,“纸价之涨,比报价高得多”,“原订两份报纸的,减订一份,原定一份报纸的,不订报了”(马星野,1942)。还有读者写道:“纸张和印工太贵……真正爱读书者,也以书报定价过高,无力购买,于是报纸愈涨,出版业与读者之间的那垛墙也愈筑愈高,报业不景气更成为确切不易的事实。”(津津,1948年7月12日)报人储安平则抱怨说:“售价的增加使得买得起(报刊)的人越来越少,而销路越少则售价必须增加”,如此循环则报业的“前途便越来越暗淡消沉”(储安平,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