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黄冈市柏林寺村公众参与的角色特征与定位》

《表1 黄冈市柏林寺村公众参与的角色特征与定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网络环境下乡村规划多主体参与研究评述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自绘

在传统的乡村规划中,规划师扮演着建设者与输出方的角色,村民则被整体置于乡村治理接受者的位置,这导致了规划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对抗状态。在柏林寺村的“共同缔造”项目中,公众参与的角色得到细致地划分:能人、乡贤等治理关键人物,小孩、老人等弱势群体,返乡创业、互联网赋权的“新能人”等。规划团队充分考虑这些角色的特征,作出了规划应对,并分别给出规划参与的角色定位(图4、表1),使村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体。如邀请村民在图纸上用双色大头钉标出满意、不满意的区域;推动由能人与乡贤组成理事会,处理非正式制度领域的繁杂事务;规划出专人管理的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共享食堂等。规划等正式制度因此得到柏林寺村村民的认可,而后与非正式制度融合,并且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图5)。因为村民掌握了建设乡村的路径和流程,提升了自主建设的热情,即使规划团队离村后,规划治理的可持续性仍然能够发挥出来,实现了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