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校园贷”接受度与控制变量的交叉分析表》

《表4“校园贷”接受度与控制变量的交叉分析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校“校园贷”风险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但也有寻求安全的本能。对比银行标准利率的商业借贷,“校园贷”宣称的“零利率、零门槛、零风险、秒到账”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为冒险行为提供了激励。但经初步访谈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校园贷”时,相较于缺少运营资质、业务流程不规范、知名度低和没有在APP商店上架的“校园贷”平台,大学生对于知名借贷平台开展的校园业务接受度更高,说明大学生在“冒险”的同时,基于安全本能也会寻求制度保护。但是无论是冒险取向还是安全取向的制度,其自身会带来另外一种风险,即资金运转失灵的风险,从而使风险的“制度化”转变成“制度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