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底物利用率及碳链延长性能分析》

《表2 底物利用率及碳链延长性能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污泥发酵液为底物产中链脂肪酸可行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探究最佳醇/酸比,本节对底物的利用率及产物的性质进行了探讨。随着碳链延长反应的进行,乙醇、乙酸和丙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并在第10天后开始维持稳定。乙醇、乙酸和丙酸的利用率如表2所示。随着醇/酸比的增加,乙醇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加且高于90%,表明在以上几组实验中,MCFAs产量低主要受制于电子供体(乙醇)的缺乏。虽然有研究证明在碳链延长过程中氢气也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但仍有一些限制因素,包括传质效果较差和热力学不利条件等[10]。此外,Liu等表明氢气在纯菌体系中(科氏梭菌)并不能作为电子供体。当醇/酸比例进一步提高至3∶1,乙醇的利用率仅为85.75%。这可能主要由于反应体系中SCFAs浓度不足,尤其是乙酸的浓度。Yin等[11]发现在科氏梭菌发酵体系中,乙酸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己酸的产量。另一方面,丙酸经过碳链加长可以转化为戊酸和庚酸,其利用率与体系的醇/酸比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