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长期ALE技术提高微生物底物利用率的典型例子》

《表4 长期ALE技术提高微生物底物利用率的典型例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此外,研究者在大肠杆菌以及其他细菌中也作了很多相似的研究[44-45]。例如,González-Villanueva等[46]在含有0.5%(W/V)甘油的矿物盐培养基中对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 H16菌株进行了6轮(每轮5–7次传代)的连续传代过程,筛选得到了可以同时利用葡萄糖酸盐和甘油的进化菌株;同时,进化菌株在甘油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了9.5倍;进化菌株中聚羟基丁酸酯的积累量也更多。对出发菌株和3株进化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了基因组中的4个非同义突变,之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甘油激酶基因glp K的突变是甘油利用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此外,研究者还将进化菌株在利用纯甘油方面的优越性能又扩展至工业脂肪分解过程中的粗甘油上,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另一项研究中,Vasconcellos等[47]在汉氏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 hansenii ATCC 23769菌株中采用长期ALE策略,在含有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培养基中经过12轮实验进化产生了可抵抗酚类抑制的进化菌株,对该抑制剂的耐受性提高了2倍以上;同时纳米纤维素的产量提高了49%。以上结果凸显了长期ALE技术在提高微生物菌株对不同底物利用率方面的明显作用;而且,长期ALE技术在帮助进化出能够利用不易分解但容易获得的木质纤维素、木糖、甘油等廉价碳源的微生物菌株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潜力。表4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