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影响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因素的开放式编码》

《表2 影响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因素的开放式编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女生篮球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与重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2中对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因素的开放式编码可以得到7个主题,194个开放式编码。对其主题和开放式编码进行同类合并和总结归纳,可以将其影响因素概括为社会建构和客观存在两方面。即将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别刻板印象、同伴、教练或老师等纳入社会建构影响因素中,将器材、场地、天气、氛围纳入客观存在因素中。从社会建构因素来讲,从表2可以看出,同伴和家庭是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因素中言及频率最高的,其次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性别刻板印象中,受访者谈道:“我奶奶和妈妈说,女孩子要文静,不能一天咋咋呼呼的,长大了没人要,所以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我爸爸说,篮球是男孩子打的,谁家的女孩子打篮球,一天跟个假小子似的。”与身体素质因素中的“因为我是女生,身高没有男生高,力气也没男生大,扔个篮球都打不到篮板,所以就不想去”,可以得出女生在家人的影响下在心理上就将自己视为女生,将自己与男生分开,为自己画上了“社会性别角色”以迎合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期许。从社会性别理论来讲这是一种基于生理差异,受社会文化、角色期许的性别分化,是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从客观存在因素来讲,从表2可以得出器材、场地是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因素中频率最高的,其次是对天气和氛围的主观感知。对于场地器材因素,受访者谈到“上课的篮球男女都是一样的,太大了,我们女生抓不住,篮球还硬邦邦的有时候被篮球砸到特别疼,所以我们女生在一起都很少相约去打球,踢足球,我们都是去打羽毛球或者跳健美操”,“在初三上学的周末和寒假时,我们女生会相约一起去打篮球,但是外面的场地又少,我们女生又守不住”。从中可以得出,与男生相比,女生在篮球体育器材和场地使用上依然处于劣势,“男性霸权”依然是限制女生篮球参与的一个现实问题。该现实问题要追溯到按性别进行分工是所有人类社会的特征。[11]相关研究表明,男女体育参与失衡并不完全是由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因素决定,而是在社会文化的建构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2][13][14],其与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一文中“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塑造成的”观点不谋而合。社会性别的形成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被不断建构的动态化发展过程中,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性别差异。纵观历史发展长河,男性一直被视为“勇敢、强壮、正义、主动”的象征,而女性一直被视为“文静、优雅、苗条、被动”的象征,正是长期在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文化及社会角色的影响下才形成了明显的性别二元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体育运动领域表现也很突出,很多具有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一直被默认为男性的专属,而具有柔美性的体育项目被默认为女性的专属,从而导致体育运动参与中的性别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