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学校体育运动会传播类型》

《表1 学校体育运动会传播类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论全媒体时代学校传统运动会的传播模式转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符号是指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所积淀和形成的、人们广为熟悉的具有区别其它事物的自身特征。现代符号学理论创始人之一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索符号(符号形体与被表征的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或邻近性的联系)、象征(表征方式仅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如语言等)符号三大类。从传播学意义上来看,“符号”就是负载、传播信息的基元,是一种简化的认识人物、事物的手段。“符号化”在学术文献中有多种解释,这里的符号化是指运用语言与媒介的构型形式。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覆盖757所高校)调查发布的《2016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资料显示,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报纸成为校园媒体的主要形态,有近八成的校园媒体内容包括“学生组织、社团等开展的校内文体活动”以及“校内人物”。(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07日12版)目前,学校传统运动会的传播形式大致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互联网+”三种类型(如表1)。学校传统运动会的传播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个“符号化”“碎片化”的记忆片段:运动员进行曲、开幕式、闭幕式、颁奖、现场播报同学来稿、校园网和校园广播的述事新闻。这些媒体报道仅仅停留在体育信息层面,而运动会本身的价值、体育文化的宣传、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运动会背后的人和事都少有构建,运动会前忽略学生群体的媒体热身活动,运动会后忽略了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未产生能与受众情绪共振的内容符号,只是机械地去宣布某个结果而不是传播具有价值的内容和内涵,注重举办运动会的仪式感,而忽略运动会本身的价值,忽视全媒体时代新传播方式下发展起来的“体育翻转课堂”、赛事花絮、热门讨论、娱乐信息等,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关心、热情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