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表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设计意图:这节课我们看到的很多材料都出自《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青年人的思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经历了民主和科学的洗礼。随着《新青年》影响力的增大,新文化运动也成为面向民众的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我们抛开所有的外在表象,比如妇女的解放、文学革命、家庭革命,我们会发现这些影响都有共同的指向,即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转变的开启。材料17与陈独秀的信件相呼应,从1914年陈独秀的悲观到1923年梁启超的“乐观”。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梁启超的“乐观”由何而来呢?梁启超一方面“回头看”,看到了近代国人在思想解放的路上走过了三个阶段,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自由平等博爱,进而至民主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不断认识世界又认识自身。同时,梁启超先生在“向前看”时,看到的是新文化运动打破了思想界的一潭死水,正所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于此,开启的将是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