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逐步回归分析:民间组织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研究——来自CGSS的证据》

《表2 逐步回归分析:民间组织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研究——来自CGSS的证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民间组织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研究——来自CGSS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下表同。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其符号及系数也基本与本文预期相一致。年龄及年龄的平方项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系数表明年龄对于非农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表2第(4)列表明当农村劳动力为汉族时,会显著增加其非农就业的概率,而一旦控制了省际效应,系数及其显著水平均大幅降低,这可能说明不同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少数民族比例以及就业基本情况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因此一旦这种差异性得到控制,汉族人口相比于少数民族体现出的实际就业优势就会有所减小。女性非农就业的概率低于男性。家庭收入每增加1%,非农就业概率会增加约1.8%。从学历对非农就业的回归系数来看,学历越高非农就业的概率就越大:相比于未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概率要高出5.77%,而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这一概率则高出17.2%。表2还显示,家中有6岁以下儿童或者有70岁以上老人均会对非农就业概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从婚姻状况来看,相比于未婚者,已婚及离婚和丧偶者均有更高的非农就业概率,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还与魏众(2004)的发现一致,即健康问题也会显著影响非农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