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BT-IPMN与IPNB-NM的区别》

《表1 BT-IPMN与IPNB-NM的区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研究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06年,Zen等[1]首次提议将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NB)视为一组独特的胆管肿瘤性疾病,但直到2010年IPNB才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并分型。IPNB的命名起源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IPMN-P),并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有无黏液的分泌可分为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tract,BT-IPMN)和非黏液性IPNB(IPNB without mucin secretion,IPNB-NM)两种类型,二者对比详见表1[2-5];根据肿瘤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肝门胆管及肝外胆管IPNB;根据病理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胃型、肠型、胰胆管型、嗜酸性粒细胞型。起初多数学者认为IPNB与IPMN-P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但随着临床病例的积累和病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BT-IPMN与IPMN-P相似性较大,而IPNB-NM应视为一种具有独立病理学类型的疾病。有关IPMN-P的研究已近30年,学术界对其已有比较系统的了解。与IPMN-P相比,IPNB的诸多方面则尚未达成明确共识。此外,IPNB与胆管上皮内瘤变均为胆管癌的癌前病变[1],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处理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