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比较》

《表1: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育精准扶贫的难为与可为——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的核心主题是教育精准扶贫,何为教育精准扶贫以及教育精准扶贫能否作为一种制度供给而存在是本研究的立论基础。关于教育精准扶贫学者们已有不少探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精准扶贫是指政府或者组织团体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教育需求,采取精准的教育帮扶方式来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发家致富的可持续进程。新制度主义认为一个好的制度必须包含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三种核心要素。首先,教育精准扶贫目前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及省级政府层面已出台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体现出规制性要素。其次,教育精准扶贫不同于以往的大水漫灌式扶贫,需精准识别与实施,对相关人员及技术提出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体现出规范性要素。再次,教育精准扶贫的最终实施需要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参与,需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的理念内化于广大民众心中,形成共同的价值信念,体现文化—认知要素。综上,我们可以将教育精准扶贫看作一种制度供给,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的过程就是教育精准扶贫制度化的过程,而时下盛行的新制度主义对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精准扶贫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行动逻辑,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精准扶贫在实际推行中可能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从文化角度出发帮助民众形成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共识。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提醒我们将教育精准扶贫置于大的国家历史背景中考察,要注意先前制度对后续教育精准扶贫实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