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考底利耶思想视角下的冷战时期印度周边外交实践》

《表2 考底利耶思想视角下的冷战时期印度周边外交实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政事论》与考底利耶国际关系思想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具体而言,冷战时期印度的周边外交有三个层面(如表2所示):(1)小国外交。相较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小国,印度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大国和强国”,因此它采取了“战争”和“备战”政策。具体表现就是,它在南亚地区实行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邻国实施“强势政策”,通过武力威慑、移民蚕食、经济制裁等多种手段控制南亚中小国家,完成对锡金的蚕食吞并、实施对尼泊尔和不丹的控制、采取对斯里兰卡的强势维和,最终确保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此外,英迪拉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也很好体现了“四种政治策略”(安抚、馈赠、离间和惩罚)的运用。(2)中等国家外交。相较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是“势均力敌”的“中等国家”。因此,印度会采取“对峙”政策,将中巴视为其最直接对手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削弱打击。对于中巴这两个直接邻国,印度一方面根据曼荼罗思想的判断,担心中巴联合起来反印,因而对中巴的合作保持警惕;另一方面,同苏联、日本、美国保持友好关系,暗中支持藏独势力以牵制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巴方长期争执不休,支持孟加拉国独立从而肢解巴基斯坦。(3)大国外交。冷战时期在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中,相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印度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国和弱国”,因此它采取了“不结盟”的“和平”政策,与美苏双方都保持和平。不结盟政策是典型的考底利耶式政策,它不仅维护了印度的独立自主和外交灵活性,使印度获得了来自美苏两大阵营的大量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极大地促进了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此外,坚持不结盟也为印度在国际社会中塑造了“不结盟运动领袖”的国家形象,使其在第三世界赢得了广泛的道义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