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与静脉畸形有关的基因突变》

《表3 与静脉畸形有关的基因突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表示不确定部分,有待进一步研究;VM:静脉畸形;MVM:多发性静脉畸形;VMCM: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BRBN: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HCCVM: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GVM:球形细胞静脉畸形;EC:内皮细胞;v SMC:血管平滑肌细胞

肾小球蛋白似乎在EC和vSMC中表达,它与未磷酸化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相互作用,但在与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结合后释放,导致肾小球蛋白磷酸化,触发包括p70S6K在内的PI3K下游靶标激活。此外,肾小球蛋白与Cul7相互作用,形成Skp1-Cul1-Fbox样复合体,通过泛素化作用于蛋白质降解。一些研究表明,肾小球蛋白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信号相互作用,改变vSMCs表型。肾小球蛋白与FK506结合蛋白12结合,通过TGF-βI型受体(TβRI)而抑制TGF-β信号(表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