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53~2017年局部莫兰指数各类型地级单元城市数量及占比》

《表1 1953~2017年局部莫兰指数各类型地级单元城市数量及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中国70年来人口分布变迁研究——基于“胡焕庸线”的空间定量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合计数为相应年份局部莫兰指数在统计上显著(P<0.05)的地级单元城市总数。

2.“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区域集聚模式基本未变,但人口分布格局逐步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1)70年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区域集聚模式主体形态未变。在由局部Moran's I指数划分的4种空间模式中,“高—高”类型代表人口总数大的地区被相似地区包围,“低—低”类型代表人口总量小的地区被相似地区包围,“低—高”和“高—低”类型则代表某一地区被与其人口总数相差巨大的其他地区所包围。从局部Moran's I指数来看(见表1),1953~2017年“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空间自相关显著的区域,主要以“高—高”与“低—高”人口聚集为主。例如,1953年,“高—高”人口聚集模式占局部Moran's I指数显著性区域总数的43.75%,其中,100%的“高—高”模式分布在“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2017年,“高—高”人口聚集模式占局部Moran's I指数显著性区域总数的比例降至28.57%,其中,100%的“高—高”模式依然分布在“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胡焕庸线”西侧局部Moran's I指数显著的区域,则以“低—低”和“高—低”为主要类型。例如,1953年,“低—低”人口聚集模式占局部Moran's I指数显著性区域总数的46.88%,其中,71.67%的“低—低”模式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2017年,“低—低”人口聚集模式占局部Moran's I指数显著性区域总数的比例升至52.38%,其中,69.09%的“低—低”模式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区域集聚模式具有空间异质性。长期以来,“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的东北地区在总体上空间自相关不显著;“胡焕庸线”以西的西部地区基本维持“低—低”集聚模式,且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地区则主要以“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形式存在,且“高—高”集聚类型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而“低—高”集聚主要聚集于湖北、湖南、贵州、河北等地。此种现象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集聚分布始终存在着累积优势效应,而且这种优势效应具有时空稳定性。(3)70年间,“高—高”、“低—低”两种人口集聚类型的地级市皆有所减少,2000年以后人口集聚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高”人口集聚类型的城市由1953年的56个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29个,长时期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沿线及以东,而“低—低”人口集聚类型的城市则由1953年60个微降至2017年的55个,长时间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西侧,而“低—高”距离类型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从1953年的11个城市增至2017年的18个城市;“高—低”聚集类型的城市由1953年的1个增至2017年的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