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中国经济—人口协调型城市(0.8≤GPR≤1.2)的数量及比例》

《表3 中国经济—人口协调型城市(0.8≤GPR≤1.2)的数量及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中国70年来人口分布变迁研究——基于“胡焕庸线”的空间定量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3.1982~2017年(1)中国经济—人口协调型地级城市数量在减少,但“胡焕庸线”东侧协调型城市占比较高。1982年,“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经济—人口协调型城市占比最高,达到33.33%,但2017年迅速下降为8.33%,而“胡焕庸线”以东城市该指标分别为31.32%和23.77%(见表3),线东侧的协调型城市占比在2017年高于其他区域。此外,“胡焕庸线”沿线及两侧GPR值达到2以上的城市数量均在减少。1982年,全国共有30个城市GPR的值达到2以上,其中,“胡焕庸线”西侧的城市有拉萨、克拉玛依、金昌、兰州、大兴安岭5个城市,“胡焕庸线”沿线的城市有太原、德宏2个城市,“胡焕庸线”东侧的城市有北海、东莞、深圳、广州、文昌、琼海、儋州、昌江、东方、武汉、宣城、上海、淮南、东营、北京、天津、大连、鞍山、本溪、抚顺、白山、白城、大庆23个城市;而2017年达到该标准的城市降为16个,其中,“胡焕庸线”西侧减少为3个,仅有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包头,“胡焕庸线”东侧减少为13个,即北京、东营、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长沙、广州、深圳、珠海,与“胡焕庸线”相交的区域则没有城市达到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