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4 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表1 4 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柑橘黄龙病远红外热处理温度场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为4片树叶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处理后指4次热处理完1个月后的测量值。病菌浓度(N)为每ng总DNA中黄龙病菌拷贝数[20],计算公式为:N=35.50×108×10(T-19.3)/-3.1692。

试验开始前,采集对照组(R-CK-1,R-CK-2)以及试验组(R-1,R-2)4棵树症状明显的树叶样本,每棵树东西南北方各采集一片,然后提取叶中脉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4次试验结束1个月后,用同样方法采集对照组以及试验组的树叶样本进行检测。试验前后检测以及计算结果如表14所示。T表示在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荧光信号)到达阈值时(进入指数增长期)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当T小于30时,则可认为样本感染了黄龙病。从表14可以看出,所选试验树均感染了黄龙病。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处理前后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的T平均值和病菌平均浓度(N)值。处理前试验组的T平均值为19.84,N平均值为1.64×106,经过4次处理后,试验组T值增加,T平均值为20.54,N平均值为1.01×106,平均降低率为34.4%。处理前对照组的T平均值为19.73,N平均值为1.95×106,处理后,对照组T平均值仍为19.74,N平均值为1.73×106,病菌平均浓度降低了11%。因此,可以认为远红外处理对于柑橘黄龙病防治具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