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抽样检查手册》求取 ⇩

第一章 抽样检查的数学基础1

1.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

1.1.1 随机事件1

1.1.2 随机事件的概率1

目录1

1.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2

1.2.1 随机变量2

1.2.2 概率分布2

1.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7

1.2.4 随机变量的均值7

1.2.5 随机变量的方差8

2.1.2 全检采用场合9

2.1.4 抽样检查采用场合9

2.1.3 无试验检查采用场合9

第二章 抽样检查一般规则9

2.1.1 概述9

2.1 检查9

2.1.5 各种抽样检查的比较10

2.1.6 检查的一般程序11

2.2 抽样检查的基本事项12

2.2.1 检查单位12

2.2.2 检查项目12

2.2.3 质量判定标准12

2.2.5 检查单位(单位产品)的质量表示方法13

2.2.4 检查阶段的决定方法13

2.2.6 批质量表示方法14

2.2.7 样本质量表示方法14

2.3 抽样检查表的选择15

2.3.1 按单位产品质量表示方法分类15

2.3.2 抽样检查类型17

2.3.3 批的质量指标18

2.3.4 决定抽样检查方案的必要条件19

2.3.5 抽样检查方式20

2.3.6 抽样检查的选择20

2.3.7 抽样检查方案的决定和指示21

2.4.2 样本的选择23

2.4.1 批的构成和单位产品的配置23

2.4 抽样检查的实施23

2.4.3 单位产品的测试26

2.4.4 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29

2.5 检查批的处理39

2.5.1 合格批的处理39

2.5.2 不合格批的处理40

2.6 再检查40

2.6.1 再提交批注意事项40

2.6.2 再检查抽样方案的预先决定40

2.7 检查结果和检查的管理40

2.7.1 检查结果的记录40

2.7.5 检查工作的管理41

2.7.4 检查结果的管理41

2.7.2 检查结果的应用41

2.7.3 质量情报的推测41

第三章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46

3.1 使用条件46

3.2 连续批的意义和条件46

3.2.1 连续批46

3.2.2 条件46

3.3术语及符号46

3.3.1 术语46

3.4 检查程序48

3.3.2 符号48

3.5 合格质量水平AQL49

3.5.1 AQL的意义49

3.5.2 AQL的数值49

3.5.3 AQL的优先数系49

3.5.4 AQL的选择原则49

3.5.5 AQL的选择50

3.6 检查水平52

3.6.1 检查水平的意义52

3.6.2 检查水平的样本大小与批量之关系52

3.6.5 检查水平Ⅰ的选用条件53

3.6.6 检查水平Ⅲ的选用条件53

3.6.4 检查水平的选择原则53

3.6.3 检查水平的等级53

3.6.7 特殊检查水平的选用条件54

3.7 抽样方案类型54

3.7.1 抽样方案类型的意义54

3.7.2 抽样方案类型的划分54

3.7.3 三种抽样方案类型的比较54

3.7.4 抽样方案类型的选择55

3.8 检查的严格度及其调整55

3.8.1 检查严格度的意义55

3.8.2 检查严格度调整原理55

3.8.4 检查严格度调整方式56

3.8.3 开始检查时严格度的确定56

3.8.5 检查严格度调整原则57

3.8.6 不合格品或不合格等级与检查严格度的调整57

3.8.7 转移规则57

3.8.8 检查水平与检查严格度的区别60

3.9 抽样检查表62

3.9.1 抽样检查表的设计原理62

3.9.2 常用抽样检查表63

3.10 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63

3.10.1 OC曲线的定义63

3.10.2 理想OC曲线63

3.10.3 实际OC曲线63

3.10.6 常用OC曲线64

3.10.4 OC曲线的特征64

3.10.5 OC曲线的用途64

3.11 平均样本大小曲线65

3.11.1 平均样本大小的意义65

3.11.2 平均样本大小的计算式65

3.11.3 平均样本大小(ASN)曲线的用途66

3.11.4 常用平均样本大小曲线66

3.12 抽样方案的检索68

3.12.1 抽样方案的种类和形式68

3.12.2 检索抽样方案的先决条件69

3.12.3 抽样方案检索程序69

3.12.4 注意事项69

3.12.5 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70

3.12.6 二次抽样方案的检索72

3.12.7 五次抽样方案的检索73

3.13 样本的抽取74

3.13.1 样本抽取原则74

3.13.2 常用样本抽取方法74

3.13.3 等间隔时间抽样74

3.14 逐批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75

3.14.1 一次抽样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75

3.14.2 二次抽样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75

3.14.3 五次抽样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75

3.14.4 特殊情形76

3.15.3 不合格批的再提交77

3.15.2 不合格品的再提交77

3.15 逐批检查后的处理77

3.15.1 合格批和不合格批的处理77

第四章 计数周期抽样检查123

4.1 使用条件123

4.2 周期检查与逐批检查的关系123

4.3 术语及符号123

4.3.1 术语123

4.3.2 符号124

4.4 检查程序124

4.5 试验项目的选择124

4.5.1 立足点124

4.6.2 周期的规定125

4.7.2 RQL的数值125

4.7.1 RQL的意义125

4.7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125

4.5.2 生产系统质量的体现125

4.6.1 规定检查周期的原则125

4.6 检查周期125

4.5.3 选择原则125

4.7.3 RQL的优先数系126

4.7.4 RQL的确定126

4.8.4 判别水平的确定127

4.8.3 判别水平的等级127

4.8.1 判别水平的意义127

4.8 判别水平DL127

4.8.2 判别水平的影响因素127

4.9 抽样方案类型128

4.9.1 抽样方案类型的意义128

4.9.2 抽样方案类型的划分128

4.9.3 三种抽样方案类型的比较128

4.9.4 抽样方案类型的选择128

4.10 判定数组129

4.10.1 计数周期抽样检查的特殊性129

4.12.1 OC曲线的意义130

4.12.4 OC曲线的特征130

4.12.3 实际OC曲线130

4.12.2 理想OC曲线130

4.11 抽样检查表130

4.12 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130

4.11.2 常用抽样检查表130

4.11.1 抽样检查表的设计原理130

4.10.2 判定数组的规定130

4.12.5 OC曲线的用途131

4.12.6 常用OC曲线131

4.13.4 常用平均样本大小曲线132

4.13.3 平均样本大小曲线的用途132

4.13.2 平均样本大小的计算式132

4.13.1 平均样本大小的意义132

4.13 平均样本大小曲线132

4.14 抽样方案的检索133

4.14.1 抽样方案的种类和形式133

4.14.2 检索抽样方案的先决条件134

4.14.3 抽样方案检索程序134

4.14.4 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134

4.14.5 二次抽样方案的检索135

4.14.6 五次抽样方案的检索136

4.15.3 样本的抽取137

4.15.2 样本的组成137

4.15.1 抽取原则137

4.15 样本的抽取137

4.16 周期检查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138

4.16.1 一次周期抽样检查的判断138

4.16.2 二次周期抽样检查的判断138

4.16.3 五次周期抽样检查的判断138

4.17 周期检查后的处理139

4.17.1 周期检查合格后的处理139

4.17.2 周期检查不合格的处理139

4.17.3 周期检查后样本单位的处理140

5.2.2 符号174

5.2.1 术语174

5.2 术语及符号174

第五章 计数序贯抽样检查174

5.1 使用条件174

5.3 抽样检查程序175

5.3.1 孤立批检查程序175

5.3.2 连续批检查程序175

5.4 合格质量pA175

5.4.1 pA的意义175

5.5.1 LQ的意义176

5.5.2 LQ的选择176

5.5 极限质量LQ176

5.4.2 pA的选择176

5.6 合格质量水平AQL177

5.7 转移规则图177

5.8 抽样检查表177

5.8.1 抽样检查表的意义177

5.8.2 抽样检查表的设计原理177

5.8.3 抽样检查表179

5.9 抽样方案179

5.9.1 抽样方案的形式179

5.9.2 抽样方案的检索180

5.10.2 判断规则184

5.10.1 实施步骤184

5.10 检查的实施184

5.10.3 实施方法185

5.11 抽查特性函数和OC曲线192

5.11.1 抽查特性函数192

5.11.2 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192

5.12 序贯方案的特性值193

5.12.1 意义193

5.12.2 序贯方案的特性值表193

5.12.3 序贯方案特性值表的使用193

5.13.2 平均抽样个数?p表194

5.13.3 平均抽样个数?p表的使用194

5.13.1 意义194

5.13 平均抽样个数?p194

第六章 计数连续生产型抽样检查205

6.1 使用条件205

6.2 术语及符号205

6.2.1 术语205

6.2.2 符号206

6.3 可接收质量水平AQL206

6.3.1 AQL的意义206

6.4.4 选定AQL和AOQL时的注意事项207

6.4.3 AQL与AOQL比较207

6.5.1 连续抽样检验程序207

6.5 抽样方案207

6.4.2 AOQL的选择207

6.4.1 AOQ和AOQL的意义207

6.4 平均检出质量AOQ和平均检出质量上限值AOQL207

6.3.2 AQL的选择207

6.5.2 连续抽样检查的完全系列208

6.5.3 抽样方案的组成208

6.5.4 抽样方案的设计原理208

6.5.5 抽样方案类型及其选择210

6.5.6 抽样检查表210

6.5.7 抽样方案的检索210

6.6 检查程序及其实施211

6.6.1 CSP-1方案的检查程序及其实施211

6.6.2 CSP-2方案的检查程序及其实施212

6.6.3 CSP-T方案的检查程序及其实施213

6.7 连续抽样检查实施方法214

6.7.1 检索抽样方案214

6.7.2 制作工作单214

6.7.3 检查、记录并判断216

6.8 平均检出质量曲线(AOQ曲线)219

6.8.1 AOQ曲线的意义219

6.8.2 AOQ函数式及曲线219

6.8.3 AOQ曲线的使用220

6.9 平均检查比率曲线(AFI曲线)221

6.9.1 AFI曲线的意义221

6.9.2 AFI函数F(p)和AFI曲线221

6.10.1 OC曲线的意义222

6.9.3 AFI曲线的使用222

6.10 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222

6.10.2 抽查特性函数与OC曲线223

6.11.2 AOQL-pL数值表的使用226

6.12 L(p)0.1-LQ数值表及其使用226

6.12.1 L(p)0.1-LQ数值表226

6.10.3 OC曲线的使用227

6.11 AOQL-pL数值表及其使用227

6.11.1 AOQL-pL数值表227

6.12.2 L(p)0.1-LQ数值表的使用228

7.2.1 术语232

7.2 术语及符号232

7.1 使用条件232

第七章 平均值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232

7.2.2 符号233

7.3 抽样检查程序233

7.4 抽样检查类型234

7.4.1 意义234

7.4.2 抽样检查类型234

7.4.3 抽样检查类型的选择234

7.5 抽样检查方式240

7.5.1 规格限240

7.5.2 抽样检查方式241

7.5.3 抽样检查方式的选择241

7.7.1 抽样检查表的设计原理242

7.7 抽样检查表242

7.6 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242

7.6.2 极限质量242

7.6.1 合格质量242

7.7.2 常用抽样检查表250

7.8 抽样方案250

7.8.1 意义250

7.8.2 抽样方案的组成250

7.8.3 抽样方案的检索251

7.9 批的判定252

7.9.1 判定规则252

7.9.2 批的判定步骤254

7.10.2 OC曲线257

7.10.1 OC函数257

7.10 OC函数与OC曲线257

第八章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272

8.1 使用条件272

8.2 术语及符号272

8.2.1 术语272

8.2.2 符号273

8.3 抽样检查程序273

8.4 规格限274

8.4.1 意义274

8.4.2 规格限种类274

8.5.3 极限质量p1275

8.5.2 合格质量p0275

8.5 合格质量与极限质量275

8.5.1 计量抽样检查的不合格品率p275

8.6 检查方式276

8.6.1 检查方式分类276

8.7.2 抽样检查类型的种类277

8.8 抽样检查表277

8.7.3 抽样检查类型的选择277

8.8.1 抽样检查表的设计原理277

8.7.1 意义277

8.7 抽样检查类型277

8.6.2 检查方式的选择277

8.8.2 抽样检查表285

8.9 抽样方案285

8.9.1 意义285

8.9.2 抽样方案的组成285

8.9.3 抽样方案的检索285

8.9.4 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分位数的查取286

8.10 批的判定289

8.10.1 判定规则289

8.10.2 批的判定步骤290

8.11.1 OC函数292

8.11.2 OC曲线292

8.11 OC函数与OC曲线292

第九章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330

9.1 使用条件330

9.2 术语及符号330

9.2.1 术语330

9.2.2 符号331

9.4.1 上规格限332

9.4.2 下规格限332

9.4 规格限332

9.3 检查程序332

9.4.3 双侧规格限333

9.5 可接收质量水平AQL334

9.5.1 AQL的意义334

9.5.2 AQL值334

9.5.3 AQL的优先数334

9.5.4 AQL的选择334

9.6 检查水平334

9.6.1 意义334

9.7.2 抽样检查类型335

9.7.1 意义335

9.7.3 抽样检查类型的选择335

9.7 抽样检查类型335

9.6.3 检查水平的选择335

9.6.2 检查水平的等级335

9.8 MPSD和MSSD336

9.8.1 MPSD336

9.8.2 MSSD336

9.9 检查的严格度与转移规则338

9.9.1 检查严格度338

9.9.2 转移规则338

9.10 抽样检查图表338

9.10.1 抽样检查表338

9.10.2 抽样检查图339

9.11.1 数值法抽样方案340

9.11 抽样方案340

9.11.2 图解法抽样方案343

9.12 抽查特性曲线354

9.12.1 常用OC曲线354

9.12.2 OC曲线的使用354

附录1 抽样检查符号一览表400

附录2 抽样检查术语中英文对照表403

附录3 GB4091.1—83常规控制图总则407

附录4 GB4091.2—83均值-标准差控制图(?-s图)411

附录5 GB4883—85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419

附录6 二项分布累积项c∑d=0(nd)pd(1-p)n-d值表433

附录7 泊松分布累积项c∑d=0λd/d!e-λ值表441

附录8 累积标准正态分布表448

附录9 F分布临界值表450

1994《产品质量抽样检查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庆新主编 1994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计量抽样检查方法(1989 PDF版)
计量抽样检查方法
1989 北京:宇航出版社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 PDF版)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
农产量抽样调查实践与研究( PDF版)
农产量抽样调查实践与研究
质量检查员(1988 PDF版)
质量检查员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化工产品质量检验(1999 PDF版)
化工产品质量检验
1999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产品质量法律手册  下(1988 PDF版)
产品质量法律手册 下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产品质量法律手册  上(1988 PDF版)
产品质量法律手册 上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质量检查员手册(1990 PDF版)
质量检查员手册
199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抽样检验与质量控制(1991 PDF版)
抽样检验与质量控制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产品质量抽样检验(1997 PDF版)
产品质量抽样检验
1997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1990 PDF版)
机电产品质量检验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轻工产品质量检验(1990 PDF版)
轻工产品质量检验
199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抽样检验标准选用手册(1999 PDF版)
抽样检验标准选用手册
1999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产品质量检验技术(1992 PDF版)
产品质量检验技术
1992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统计质量控制  8  抽样检验(1995 PDF版)
统计质量控制 8 抽样检验
1995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