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试用本 地震勘探》求取 ⇩

绪论5

第一部份地震勘探的物理基础和地质基础12

第一章弹性体和弹性波的基本概念12

1.1完全弹性体的概念12

1.2应变(形变)与应力12

1.3弹性波的基本类型17

1.4弹性波传播的几何定律20

1.5折射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21

第二章 弹性波运动学23

2.1弹性波运动学的基本概念23

2.2 反射波的运动地震学28

2.3折射波运动地震学38

2.4透过波运动地震学45

2.5垂直断层的运动学特征49

第三章弹性波动力学50

3.1 波动方程式51

3.2 无限完全弹性介质中点震源所产生的波53

3.3无限完全弹性介质中任意震源所产生的波56

3.4频谱分解56

3.5在具有一个分界面的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61

3.6在层状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点75

第四章地震勘探地质基础87

4.1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87

4.2岩层中弹性波的吸收与散射92

4.3有效波与干扰95

4.4地震地质条件95

第二部份地震勘探仪器98

第五章地震仪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98

5.1 地震仪器的一般概念和要求98

5.2地震仪器的稳定状态100

5.3地震仪器的过渡状态102

第六章地震检波器103

6.1地震检波器的运动微分方程103

6.2地震检波器的特性105

6.3地震检波器的参数选择108

6.4地震检波器的结构和特性研究109

第七章地震放大器和检流计113

7.1放大器的微分方程式113

7.2 电滤波器的微分方程116

7.3自动振幅控制器120

7.4放大器的结构和特性研究121

7.5检流计的特性和检查126

第八章标准地震站129

8.1标准地震站的专门装置和辅助装置129

8.2标准地震站的调节133

第九章专门地震站134

9.1高频地震站134

9.2低频地震站137

9.3复制地震站141

9.4频谱分析站144

第三部份资料整理解释147

第十章资料的一般整理解释方法147

10.1地震记录的初步整理147

10.2波的对比原理151

10.3校正153

10.4时距图和振幅图的绘制158

10.5地震波在复盖层中连度的测定160

10.6地震界面的制作176

10.7界面制作的误差讨论183

10.8地震剖面中地质层位的确定185

10.9构造简图与构造图的制作187

10.10辅助图形的制作190

第十一章连续介质中制作地震界面的方法以及决定界面空间位置的方法191

11.1复盖层是连续介质时的解释方法191

11.2界面下部地层为连续介质的解释方法199

11.3决定界面空间位置的方法201

第十二章地震波动力学特点的应用210

12.1动力学特点的定性应用211

12.2折射波动力学特点的定量解释214

12.3反射波动力学特点的定量解释226

第十三章多次波的研究230

13.1多次反射波的分辨230

13.2反射折射波与折射反射波233

第四部份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240

第十四章地震勘探基本工作方法的特点240

14.1反射波法的特点240

14.2折射波法的特点242

第十五章观测系统243

15.1观测系统的一般间题243

15.2检波器距离△x和爆炸点间距L的选择244

15.3反射波法的观测系统247

15.4折射波法的观测系统251

第十六章振动的激发条件和接收条件256

16.1振动激发条件的基本要求256

16.2各种激发条件的比较257

16.3频率特性的利用260

16.4方向特性的利用261

16.5调节方向接收277

16.6地震道的放大控制283

16.7地震检波器的安置条件285

第十七章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286

17.1地震勘探的基本程序286

17.2线路普查287

17.3面积普查289

17.4面积详查292

17.5试验工作295

第十八章野外工作技术296

18.1测量工作296

18.2地震(中心)站工作297

18.3钻井工作301

18.4爆炸工作302

18.5低速带研究与地震测井工作305

结语311

附录一、有关的弹性力学基本知识311

附录二、爆炸业务基础321

参考文献336

1961《高等学校教材试用本 地震勘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地质学院编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