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求取 ⇩

目录1

总序1

凡例1

序言 胡逸洲1

第一章近代中国民航历史的回顾1

第一节抗日战争前的概况1

一、北洋政府筹办航空和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1

二、国民政府兴办民航3

三、中美合营的中国航空公司4

四、中德合营的欧亚航空公司6

一、与邻近国家通航6

五、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举办航空运输9

六、两广地方政府兴办西南航空公司10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情况12

一、“中航”和“欧亚”业务重心的转移12

二、“中航”美方股东执行所谓“中立政策”的周折14

三、中苏航空公司成立和“欧亚”改组16

四、“中航”在“驼峰空运”中迅速发展17

一、“两航”积极参加“复员运输”22

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的转折22

二、“民航空运队”侵犯中国航空权益25

三、“两航”运输业务的畸形发展27

四、“两航”的衰落和新生31

第二章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历程38

第一节初创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39

一、“两航”起义39

二、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创立44

三、民航整编47

四、进行企业化的尝试48

五、开始有计划地发展民航事业50

第二节调整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52

一、在“大跃进”中的挫折53

二、在调整中逐步成长56

第四节技术合作57

一、对外援助57

第三节曲折前进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60

一、十年动乱对民航事业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损失61

二、在曲折中发展65

第四节新的发展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七年)68

一、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69

二、加快了机群更新的速度72

三、加快了机场建设的进度73

四、加快了发展航空运输业务的步伐74

五、扩大了通用航空的应用范围76

六、加速了技术力量的培训76

七、加强了飞行安全保障工作78

八、提高了经济效益79

九、提高了飞机利用率和服务质量80

十、发展了国际关系81

第三章航线布局及其发展84

第一节国内航线布局84

一、一九五○——一九五七年84

二、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88

三、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94

四、一九七七——一九八七年96

第二节国际航线布局106

二、“飞出去”111

三、通向五大洲113

第四章航空运输业务的发展119

第一节航空旅客运输业务120

一、航空旅客运量的发展及其构成的变化120

二、航空旅客运输的作用124

三、航空旅客运输组织工作131

四、旅客服务工作135

五、旅客运输服务设施146

第二节航空货物、邮件运输业务149

一、航空货物、邮件运输的发展及其构成的变化149

二、航空货物运输的作用154

三、航空货物运输质量162

四、航空邮件运输业务169

五、航空货物运输设施173

一、市场调查和销售工作175

第三节航空运输生产的组织管理175

二、航班计划的制定和航班座位、吨位的管理181

三、运输生产调度工作184

四、运输服务规章制度的建设186

第五章通用航空业的发展190

第一节通用航空发展的概况和成就191

一、飞行队伍的成长191

二、飞机和设备的更新192

三、服务范围的扩大194

四、管理体制的改革194

五、经济效益的提高196

六、通用航空的优越性及其作用199

第二节航空摄影203

一、发展历程203

二、主要成就210

第三节航空地球物理探矿221

一、从航空磁测起步221

二、勘测铀矿资源223

三、普查石油矿藏224

四、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226

五、应用遥感技术228

六、取得的成绩229

一、海洋石油航空232

第四节石油航空232

二、陆地石油航空236

第五节航空护林238

一、航空护林的发展过程239

二、特殊的战斗,模范的业绩244

第六节航空播种245

一、飞机播种造林245

二、飞机播种草类252

三、飞机播种农作物255

第七节航空化学作业256

一、飞机根外追肥256

二、飞机化学除草259

三、飞机防治植物病虫和鼠害260

四、飞机催化降水267

一、航行调度工作的主要任务272

第一节航行调度272

第六章航行业务管理272

二、航行调度管理体制及其组织机构273

三、飞行调度指挥区域划分275

四、飞行搜寻援救区域划分275

五、航行调度业务工作277

六、国际飞行的指挥调度工作281

七、航行调度规章制度的建设283

第二节通信导航285

一、通信导航的作用和任务285

二、通信业务的组织和实施286

三、导航业务的组织和实施291

第三节气象保证297

一、气象工作的作用297

二、气象工作领导体制和气象台、哨的设置298

三、气象业务的发展299

一、航行情报在民航的作用304

第四节航行情报304

二、航行情报业务发展历程305

三、航行情报的收集整理、设计制作和服务工作307

第五节空勤人员管理311

一、空勤人员的组织管理311

二、空勤人员的技术管理312

三、空勤人员的飞行管理和保健工作314

第七章飞行安全工作318

第一节飞行安全的基本状况318

一、航班运输飞行319

二、专机飞行319

三、通用航空飞行320

四、训练飞行320

五、保证飞行安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320

第二节加强飞行队伍建设,保证飞行安全324

一、飞行人员的组织管理325

二、飞行人员技术素质的成长327

第三节同劫持和破坏飞机的犯罪行为作斗争331

第四节保证飞行安全的基本措施335

一、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保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335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340

三、加强技术业务训练,严格技术业务考核343

四、明确分工,密切协作,主动配合345

五、更新机型和各种保障设备,推广应用先进技术347

第五节安全飞行先进单位与个人349

第八章航空机务维修工程354

第一节初建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四年)355

一、建立天津和重庆飞机维护基地355

二、建成太原机械修理厂356

三、建立上海机械修理分厂357

四、抢修解放前遗留的旧飞机358

五、建立北京飞机维护队360

六、“革新型”飞机的诞生361

七、中苏民航公司的机务维修工作362

第二节发展时期(一九五五——一九六六年)363

一、新的机务维修布局和组织363

二、飞机修理厂的建立364

三、外场和内场飞机维修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365

四、民航204号飞机的修复368

一、技术力量削弱,职工素质降低370

第三节十年动乱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70

二、规章制度废弛,生产水平下降371

三、抵制极左思潮,保证安全生产372

第四节开拓前进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七年)373

一、维修生产能力在整顿中提高374

二、维修管理与技术在改革中拓展377

第五节飞机维修工程的成果383

一、重视飞机维修质量,保证了飞行安全383

二、提高了各型运输飞机完好率384

三、提高了飞机和发动机大修理能力384

四、飞机零附件修理工作取得了进展385

五、初步注意了航空地面设备的修造385

第九章机场建设388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389

(一九五○——一九七八年)389

第一节三十八年来民航机场建设概况(上)389

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90

三、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及其调整时期391

四、十年动乱时期400

第二节三十八年来民航机场建设概况(下)408

(一九七九——一九八七年)408

一、经济特区的机场建设409

二、开放口岸的机场建设410

三、旅游胜地机场的兴建414

四、解决修建西安和武汉民航机场场址416

五、全国各地民航机场建设的发展418

六、新时期机场建设的特色422

第三节兴建中国民航的主要基地——北京首都机场424

一、新建北京首都机场424

二、初次扩建北京首都机场428

三、第二次扩建北京首都机场429

第四节民航机场建设技术的发展434

一、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434

二、机场场道工程中的若干研究成果及其应用435

三、机场工程中遇到的几个特殊技术问题438

四、其他机场建设技术方面的发展440

第五节 民航机场建设中的经验教训442

一、实行开放体制442

二、加强管理443

三、讲求投资效益443

四、引进竞争机制444

五、要及早制定一个全国机场网规划444

六、要重视培养机场建设专门人才445

七、要按基本建设客观规律办事446

八、要重视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和总结工作446

第一节经济核算的形成和发展448

一、由“统收统支”的核算形式,转变为初步实行经济核算制448

第十章经济核算与经济效益448

二、实行“分区管理,集中计算盈亏”的经济核算制449

三、单独成立工业企业和供销企业,实行独立核算451

四、逐步实现“分区管理,分区计算盈亏”的核算办法452

五、实行“军事供给制”,取消经济核算制454

六、经济核算制的恢复及其主要矛盾455

第二节经济核算制的改革与展望458

一、一九七九年的改革458

二、一九八○年的改革461

三、一九八一年的改革462

四、总结历史经验,继续探索前进467

一、取得的实绩470

第三节民航经济效益470

二、存在的问题471

三、解决的途径479

第十一章人才培训和科学技术研究486

第一节人才培训的发展概况486

一、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五年的人才培训486

二、十年动乱时期的人才培训491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人才培训493

一、高等院校501

第二节院校教育501

二、中等专业学校511

三、技工学校514

第三节在职教育515

一、职工教育的管理体制515

二、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516

三、职工教育基地517

四、职工教育的师资和教材520

五、地面人员的业务技术教育521

六、空勤人员的业务技术教育523

第四节科学技术研究524

一、科技研究发展概况524

二、科技促进了生产527

三、优秀科技工作者534

第十二章国际关系539

一、建立中苏合营的航空公司540

第一节国际通航540

二、开辟通往邻近国家的航线541

三、发展联运代理业务541

四、适当开放中国航空运输市场542

五、积极准备“飞出去”543

六、飞向世界546

第二节主要通航关系547

一、中国—苏联547

二、中国—缅甸549

二、国际组织550

三、中国—巴基斯坦551

四、中国—法国552

五、中国—埃塞俄比亚553

六、中国—日本553

七、中国—英国555

八、中国—美国556

九、中国—澳大利亚558

第三节国际多边活动559

十、中国—波兰559

一、国际会议560

三、国际公约563

四、参加国际多边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果566

二、接受外援575

结束语578

后记583

附录一中国民航事业大事年表585

附录二中国民航局历任主要领导人名单623

彩色插图目录624

人名索引629

英文目录636

1989《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1993年08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
1993年08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1985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1987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上(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上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下(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下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  上(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 上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