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求取 ⇩

序 聂荣臻1

前言1

第一编 发展历程3

第一章 艰苦奋斗,开创国防科技事业(一九四九—一九五九年)3

第一节 建设国防工业3

一、薄弱的国防工业基础3

二、集中力量建设国防工业6

三、国防工业初具规模16

四、仿制常规武器装备18

第二节 发展国防科技25

一、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决策25

二、国防科技列为国家规划的重点31

三、成立国防科委34

四、组建国防科研机构35

五、建设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38

六、创建试验基地40

第二章 自力更生,突破“两弹”技术(一九六○——一九六五年)43

第一节 坚定地走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43

一、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技术43

二、成立国防工办和中央专委46

三、调集力量,培养人才51

四、组织全国大协作52

五、重视预先研究,实行科研“三步棋”56

六、贯彻“科研十四条”57

七、整顿产品质量,贯彻“工业七十条”61

八、调整布局,建设三线62

第二节 原子弹和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64

一、爆炸第一颗原子弹64

二、研制中近程地地导弹70

三、组织导弹核武器研制和发射试验73

第三节 常规武器准备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76

一、陆军武器装备研制获得较大进展76

二、军用飞机由仿制转向自行研制78

三、海军舰艇进入全面仿制79

四、军事电子装备基本摆脱仿制局面80

第三章 力排干扰,夺取国防科技新成果(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82

第一节 竭力推动国防科技发展82

一、制定和坚持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82

二、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局势86

三、加强组织领导、整顿科研、生产秩序91

四、建设新的导弹试验基地和卫星发射中心98

第二节 国防尖端技术取得新突破100

一、氢弹提前试验成功100

二、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04

三、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108

第三节 常规武器装备展开自行研制111

一、重点发展防空和反坦克武器111

二、军用飞机改进和研制取得新成果115

三、研制成功第一代战斗舰艇117

四、军事电子装备全面展开自行研制119

第四章 整顿调整,重点完成“三抓”任务(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年)124

第一节 整顿调整国防科技工作124

一、大力恢复科研秩序124

二、恢复和增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129

三、作出加速武器装备发展的决策129

四、调整计划部署131

五、成立国防科工委133

第二节 集中力量,重点完成“三抓”任务134

一、建成远洋测量船队135

二、组织洲际导弹研制和全程飞行试验137

三、完成潜地导弹研制试验141

四、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和发射成功143

五、核武器技术获得进展146

六、完成导弹核潜艇的研制147

第三节 研制工作重点转向常规武器装备148

一、陆军武器装备研制水平明显提高148

二、重点发展中高空高速歼击机151

三、改进第一代舰艇153

四、大力提高军事电子装备水平154

第五章 战略转变,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一九八五——一九八九年)159

第一节 坚持改革开放159

一、调整改革国防科技管理体制159

二、开展发展战略研究164

三、制定国防科技“七五”计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66

四、重视预先研究工作,增强国防科技发展后劲169

五、加强质量管理171

六、发展军民品出口贸易和对外技术交流172

第二节 坚持军民结合174

一、军民结合方针的形成和发展174

二、采取措施,贯彻实施175

三、民品开发取得很大成效177

第三节 国防科技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182

一、重点发展常规武器装备182

二、战略导弹和核武器研制取得了新进展187

三、航天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188

第二编 战略核武器和航天技术195

第六章 核武器研制195

第一节 核武器研制的准备195

一、建立核科研中心195

二、建设核工业197

一、原子弹的技术攻关200

第二节 研制第一颗原子弹200

二、抢建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204

三、高浓铀生产和核部件研制206

四、全面突破原子弹技术难关208

第三节 突破氢弹技术211

一、探索氢弹设计原理211

二、加快热核材料的生产和热核部件的研制213

三、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215

第四节 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和新核武器的研究217

一、原子弹的武器化218

二、钚和氚的生产220

三、氢弹的武器化221

四、新一代核武器研究223

第一节 创建核试验基地224

一、勘察选场,组建基地224

第七章 核武器试验224

二、迎着困难建设基地227

第二节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229

一、全面开展试验准备工作229

二、组织预演,取得试验的直接经验236

三、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37

第三节 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241

一、“五·一”前完成试验准备242

二、综合预演和“实战演习”244

三、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成功245

第四节 导弹核武器试验247

一、慎重的决策247

二、周密细致的准备249

三、“两弹”结合试验成功252

一、首次氢弹原理试验254

第五节 首次氢弹试验254

二、首次氢弹空爆试验258

第六节 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试验263

第七节 核试验中的安全防护工作267

一、场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268

二、场外下风方向地区的安全防护工作269

第八节 地下核试验271

一、平洞核试验272

二、竖井核试验275

第八章 地地战略导弹研制280

第一节 仿制液体近程地地导弹280

第二节 研制液体中近程地地导弹283

第三节 研制液体中程地地导弹286

第四节 研制液体中远程地地导弹289

第五节 研制液体洲际地地导弹292

第六节 研制固体地地战略导弹296

一、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296

二、研制固体地地导弹299

第七节 研制地地战略导弹地面设备301

第九章 地地战略导弹试验306

第一节 建设导弹试验基地306

一、创建综合导弹试验基地306

二、扩建、新建试验场(区)311

第二节 近程地地导弹试验314

一、发射苏制近程地地导弹315

二、试验仿制的近程地地导弹317

第三节 液体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320

第四节 液体中程地地导弹试验322

第五节 液体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325

第六节 液体洲际地地导弹试验327

一、特殊弹道短射程试验328

二、全程飞行试验332

第七节 固体地地战略导弹试验339

第十章 导弹核潜艇342

第一节 核潜艇342

一、研制工作分两步进行342

二、鱼雷核潜艇343

三、导弹核潜艇348

第二节 潜艇核动力装置349

一、潜艇核动力装置的研究、设计350

二、研制核燃料元件351

三、建设陆上模式堆353

四、陆上模式堆启动和全寿命期运行试验355

五、首制核潜艇动力装置建造357

六、长航试验359

第三节 核潜艇深水试验360

一、试验准备361

二、南海实施363

第四节 潜地固体导弹366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367

二、技术攻关369

三、台、筒、艇试验374

第五节 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375

一、先期准备375

二、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376

三、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379

四、潜地导弹定型试验381

第十一章 航天技术386

第一节 航天技术的开创386

一、东方红1号卫星388

第二节 科学实验卫星388

二、实践1号卫星391

三、实践2号系列卫星392

第三节 对地观测卫星394

一、返回式遥感卫星394

二、风云1号气象卫星398

第四节 通信卫星401

一、试验通信卫星401

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404

第五节 运载火箭406

一、长征1号运载火箭406

二、长征2号运载火箭408

三、长征3号运载火箭410

四、风暴1号和长征4号运载火箭413

一、卫星普查416

第六节 卫星应用系统416

二、卫星气象418

三、卫星通信419

四、卫星微重力环境开发利用420

第七节 航天医学工程实验研究422

一、航天生命保障医学工程研究422

二、航天医学工程实验研究模拟设备423

第十二章 人造卫星发射427

第一节 建设卫星发射中心427

一、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27

二、建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429

三、建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432

第二节 发射科学实验卫星433

一、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433

二、发射实践1号卫星438

三、一箭三星发射成功440

第三节 发射对地观测卫星441

一、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442

二、发射气象卫星446

第四节 发射通信卫星448

一、攀登高轨道的尝试448

二、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成功454

三、发射实用通信卫星457

第十三章 导弹卫星测控网460

第一节 创建测量、通信系统461

第二节 建设新的测控、通信系统462

一、中程地地导弹试验的测量、通信系统462

二、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的测控、通信系统465

三、科学实验卫星的测控、通信系统467

一、洲际地地导弹陆上试验的测控、通信系统471

第三节 测控系统的发展471

二、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测控、通信系统473

第四节 测控网的形成476

一、国防科委试验指挥所476

二、海上测控、通信系统477

三、洲际地地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测控、通信系统481

四、潜地导弹海上飞行试验测控、通信系统483

五、通信卫星发射的测控、通信系统483

六、测控网的辅助工程488

第五节 测控网的进一步完善489

一、完善指挥控制系统490

二、改造、研制测控设备491

三、发展通信系统494

人名索引497

英文目录509

1992《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1999 PDF版)
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
1999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商业(上)(1987年04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商业(上)
1987年04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1993年08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
1993年08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1992年10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
1992年10月第1版
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人身保险(1993 PDF版)
人身保险
1993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1985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计量事业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缩编本(1995 PDF版)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缩编本
1995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1987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 中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