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忧思 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

前言1

上篇:忧3

第一章 忧自国门外3

1.1“自恋”的卢刚4

1.2 自杀:面临压力的最无能手段9

1.3 诚实守信:全人类的道德准则12

第二章 学生缘何不如昔15

2.1 对学生道德面貌的评价17

2.1.1 消极变化17

2.1.2 积极变化20

2.2.1 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23

2.2 社会与家庭影响23

2.2.2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25

2.2.3 家庭经济改善与精神文明滞后的矛盾27

2.3 当前德育工作中的困难27

2.4 小学教师访谈实录29

2.5 教师访谈编码示例54

第三章 少年有大志63

3.1 当代学生怎样看自己66

3.1.1 积极评价66

3.1.2 消极评价71

3.2 学生喜欢的德育活动74

3.3 学生不喜欢的德育活动78

3.4 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81

3.5 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形象87

3.6 学生怎样看家庭教育92

3.7 学生眼里的社会与传媒96

3.8 小学生访谈实录102

3.9 中学生访谈实录117

中篇:思137

第四章 德育:矛盾、困难、对策137

4.1 德育大背景及面临的矛盾137

4.2 历史数轴:评价的准绳140

4.3 向经验学习141

4.4 60年代人口群145

5.1 一个“三段论”147

第五章 怎样评价现代青少年147

5.2 “沉舟侧畔千帆过”149

5.3 谨防“历史错位”155

5.4 自主的勇气和判断的误区158

5.5 权威型教育风格164

5.6 德育的心理学化168

5.7 素质教育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174

第六章 中西比较:教育新视角180

6.1 中西教育的几点差距180

6.2 中西学生生态环境和心理发展比较185

6.3 教育观念:我们亟待补课191

7.1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197

第七章 打开窗口:学习197

下篇:变197

7.2 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198

7.3 蒙台梭利:无奖惩教育200

7.4 艾里克森:本体性教育203

7.5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211

7.5.1 罗杰斯的人性观211

7.5.2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说和心理疾病成因观212

7.5.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观214

7.5.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214

7.6 尤尼斯:道德实践活动教育218

7.6.1 青年期道德实践活动的长远影响218

7.6.2 尊重人性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220

7.6.3 道德行为和本体性相辅相成223

7.7 行为主义:行为训练法224

7.7.1 正强化225

7.7.2 负强化226

7.7.3 间隔强化229

7.7.4 订立契约230

7.7.5 代币法231

7.7.6 精神鼓励法233

7.7.7 冷落法233

7.7.8 反馈法234

7.7.9 塑造法235

7.7.10 链锁法235

8.1 关于态度的理论概念237

第八章 态度教育论237

8.2 实验干预措施243

8.2.1 第一学期干预措施243

8.2.2 第二学期的干预措施244

8.2.3 第三学期的干预措施246

8.3 实验结果247

8.3.1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习成绩247

8.3.2 实验班和控制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的次数248

8.3.3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业绩评估248

8.3.4 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248

8.3.5 “态度教育论”的社会反响249

第九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51

9.1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53

9.2 适应、压力、脆弱性257

9.3 了解学生,未雨绸缪262

第十章 尊重平等:新德育观265

10.1 尊重学生的原则265

10.1.1 尊重学生的心灵265

10.1.2 尊重全体学生277

10.1.3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278

10.2 平等对待学生的12条标准278

10.3 教师的职业素质278

10.4 德育的自我--他人途径283

10.5 德育的四个统一285

1999《德育忧思 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会昌著 1999 北京:华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  大中学生性心理教育指南(1998 PDF版)
青春期性心理卫生 大中学生性心理教育指南
1998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鲁迅个性心理研究(1992 PDF版)
鲁迅个性心理研究
1992
个性和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PDF版)
个性和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个性心理学(1989 PDF版)
个性心理学
198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性心理学(1987 PDF版)
个性心理学
1987 北京:知识出版社
个性心理学(1956 PDF版)
个性心理学
1956 北京:科学出版社
康德主体性思想研究(1998 PDF版)
康德主体性思想研究
1998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德性培育心理学(1998 PDF版)
德性培育心理学
1998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苏联德育心理研究(1982 PDF版)
苏联德育心理研究
1982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德育心理学(1987 PDF版)
德育心理学
1987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个性心理学(1993 PDF版)
个性心理学
1993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研究(1981 PDF版)
教育心理研究
1981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个性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1986 PDF版)
个性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198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个性心理学和生活方式(1989 PDF版)
个性心理学和生活方式
198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心理论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研究(1998 PDF版)
社会心理论 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研究
199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