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电影 上》求取 ⇩

绪论5

第一章当代中国电影的历史渊源5

第一节早期的中国电影6

一 电影进入中国6

二 初期的摄制活动和商务影片部7

三 明星、联华公司与二十年代的民族电影8

第二节左翼电影运动10

一 左翼文化工作者进入电影界与中共电影小组的建立10

二 左翼电影的创作成就13

三 在斗争中成长壮大的左翼电影队伍15

第三节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民主运动中的中国电影17

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电影17

二 战后国统区的进步电影运动19

第四节解放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22

一 延安的电影工作22

二 人民电影事业的第一个制片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23

第二章当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概况26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准备26

第二节当代中国电影的四个发展时期32

一 开拓和建设时期33

二 曲折发展时期36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39

四 新的发展时期4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电影事业的主要成就和特点44

第一编蓬勃上升时期的故事片创作(一九四九——一九五九年)57

第三章新中国电影的开端(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57

第一节创业初期的历程57

一 人民电影的奠基与起步57

二 “新中国人民艺术的光彩”65

三 初期的挫折68

第二节人民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75

一 通向新路的《桥》75

二 革命历史和革命战争题材影片的初期收获78

三 《白毛女》的艺术成就88

第三节除旧布新的私营电影92

一 对私营电影业的扶持、引导和改造92

二 私营电影业的创作成绩95

第四节《武训传》批判运动99

一 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99

二 对私营厂其他影片的批判105

第四章踏上稳步发展的道路(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108

第一节在探索中不断前进108

一 新中国电影的“伟大的转折点”108

二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发展道路114

三 日渐高涨的繁荣发展趋势128

第二节革命战争题材的深入开掘133

一 惊险样式的探索134

二 努力塑造丰满感人的革命英雄形象138

三 军事题材描写爱情的尝试142

第三节逐渐丰富的题材样式144

一 文学名著改编144

二 戏曲艺术片147

三 其他题材和样式149

第四节 积极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155

第五章攀登第一个创作高峰(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164

第一节从波折走向高潮164

一 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的冲击164

二 纪录性艺术片170

三 创作形势的扭转和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活动174

四 “难忘的一九五九年”179

第二节宏伟壮阔的历史斗争画卷183

一 革命斗争历史的生动映现184

二 知识分子革命道路的纪录191

三 历史题材的成就197

第三节沸腾向上的现实生活侧影202

一 农村生活题材的突破性拓展202

二 新喜剧样式影片206

三 合拍故事片209

第二编曲折发展时期的故事片创作(一九六○——一九六五年)217

第六章在调整中恢复、提高(一九六○——一九六三年)217

第一节六十年代前期的重大转折217

一 下降趋势的产生217

二 “新侨会议”与文艺政策的全面调整220

三 电影创作出现欣欣向荣之势228

第二节更加广阔地展现人民革命的壮丽史诗232

一 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232

二 军事题材创作的变化240

三 历史军事题材影片《甲午风云》248

第三节反映现实生活的可喜收获249

一 农村题材影片的创新追求250

二 第二次喜剧创作热的兴起257

第四节 多民族的银幕形象263

第五节舞台艺术片的瞩目成就269

一 一个特殊的电影品种269

二 戏曲艺术片的突出贡献271

三 《洪湖赤卫队》等现代歌、舞剧艺术片278

第七章历史的曲折回旋(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281

第一节“左”倾批判运动的风暴281

一 思想文化领域中“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281

二 对“左”倾错误的抵制行动284

三 电影战线“文化大革命”的序幕287

四 濒临绝境的电影创作生产288

第二节迎着风浪前进的电影艺术290

一 对《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影片和夏衍、阳翰笙等文艺界领导人的错误批判291

二 一批与“大写十三年”口号针锋相对的优秀电影298

第三节日益严重的创作颓势308

一 现实题材影片的困境308

二 《天山的红花》、《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影片的艺术追求310

三 不可避免的颓势314

第三编“文化大革命”中的故事片创作(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19

第八章故事片生产七年空白319

第一节 史无前例的劫难319

第二节 电影事业遭受全面破坏322

第三节 “样板戏”影片与“三突出”326

第九章电影工作者的抵制和斗争330

第一节 政治高压下的电影创作330

第二节 《创业》事件始末333

第三节 《海霞》引出的斗争339

第四节 “写走资派”电影的覆灭342

第四编新时期的故事片创作(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年)353

第十章电影的复苏(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353

第一节 浩劫后的艰难起步353

第二节 复苏时期电影创作的特征355

第十一章历史性的转折(一九七九年)359

第一节 转折的历史条件359

第二节转折中创作的新进展362

一 人成为创作的主体363

二 悲剧意识的萌发366

三 创新浪潮的兴起370

第十二章大胆开拓,持续发展(一九八○——一九八四年)374

第一节 新的创作背景374

第二节现实题材的突破382

一 对历史的沉痛反思383

二 对现实矛盾的大胆揭示391

三 对青年问题的热切探讨396

四 对变革现实的及时反映402

第三节 军事题材影片的发展变化410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新414

第五节名著改编421

一 鲁迅著作改编的热潮421

二 老舍作品的电影化再现425

第六节电影语言的进化430

一 美学观念的变革430

二 电影结构的变化432

三 摄影技巧的发展434

四 表演方式的改变435

五 影像功能的深入开掘436

六 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形成438

彩色插图目录447

人名索引455

英文目录474

1989《当代中国电影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1989 PDF版)
当代中国摄影艺术思潮
1989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当代中国商业(上)(1987年04月第1版 PDF版)
当代中国商业(上)
1987年04月第1版
当代中国妇女  上( PDF版)
当代中国妇女 上
当代影星(1990 PDF版)
当代影星
1990 青岛:青岛出版社
作为文化的影像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1999 PDF版)
作为文化的影像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
199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当代中国电影  上(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电影 上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财政  上(1988 PDF版)
当代中国财政 上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商业  上(1987 PDF版)
当代中国商业 上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  上(1987 PDF版)
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 上
198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福建  上(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福建 上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当代优秀电影赏析(1988 PDF版)
中国当代优秀电影赏析
1988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1987 PDF版)
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
198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  下(1987 PDF版)
当代中国电影评论选 下
198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上(1985 PDF版)
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 上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事记  1984-1995(1997 PDF版)
当代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事记 1984-1995
1997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